调控新常态下,“降负债”成为多数房企的头等大事,而龙头房企更是先行一步。
6月30日,恒大集团对外透露,截至目前恒大净负债率已降至100%以下,顺利实现一条“红线”变绿。据了解,目前恒大有息负债约5700多亿元,与去年最高时的8700多亿元相比,大幅下降了约3000亿元。
这意味着月初时,许家印提出的“6月底前恒大的有息负债将降到5字头”的承诺成功兑现。
在过去行业的流动性偏紧的环境下,恒大凭借自身的硬实力,仅用了一年时间便取得如此的降负债成效。
充足的回款为降负债提供保障
“三条红线”的大背景下,房企拼的是回款能力。而回款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销售回款,第二个是融资回款。
恒大强劲的销售和充足的回款,将持续为负债大降提供保障。2020年恒大合约销售金额7232亿元,销售回款6532亿元。2021年截至5月底,恒大累计实现销售额2851.6亿元,销售回款2507.4亿元,平均每月回款500亿元,位居行业第一。
在融资方面,“新恒大”的多元产业生态圈为恒大提供了新的资产增长渠道。例如,去年8月恒大物业引入战略投资235亿港元,之后的12月上市募资140.8亿港元;去年9月和今年1月,恒大汽车两次引入战略投资合计300亿港元等,恒大通过分拆业务融资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了手中的现金流。
庞大的土储支撑恒大未来发展
恒大在销售规模方面做“加法”的同时,还在土储方面做“减法”。恒大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其土地储备项目共计789个,几乎覆盖全部一线以及经济发达且有潜力的城市。规划建筑面积2.31亿平方米。由于坚持不拿地王,恒大的土储性价比很高,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比67%平均楼面价为2638元,而现在全国一二线城市房价早已破万,实际土储价值肉眼可见的高。
另外,恒大集团还拥有未入表的旧改项目约100个,大湾区78个(深圳55个)、太原8个、石家庄2个、郑州2个、其他城市10个,价值潜力巨大。也就是说,仅凭恒大目前的土地“存货”便足以支撑恒大的未来发展,庞大的土储规模给控规模提供了充足的底气。
不难看出,凭借过硬的实力和储备,恒大在降负债路上稳健前行,未来随着多元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恒大“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新发展战略已成为超额兑现市场承诺的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