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财经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多家A股公司披露子公司分拆上市进展 专家:分拆需把握市场时机、严控风险

发稿时间:2025-04-14 09:5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讯(记者 张亚云 宿希强)潍柴动力4月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分拆所属子公司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潍柴雷沃”)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中国青年网记者注意到,年内至今多家A股公司披露子公司分拆上市进展,除了上述潍柴动力子公司潍柴雷沃,开发科技、兴福电子、南山铝业国际、星图测控等公司成功分拆上市,潍柴火炬、南航物流等3家公司终止IPO。 

  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有助于企业扩大融资、聚焦主业、提升估值等。“目前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呈现行业集中化等趋势,不过分拆上市时需把握市场时机,满足合规性要求,严格控制风险,避免‘为分拆而分拆’。”专家提示。 

  3家公司登陆A股 1家公司赴港上市 

  3月28日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开发科技”)成功登陆北交所。招股书显示,开发科技主营业务为智能电、水、气表等智能计量终端以及AMI系统软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开信息显示,开发科技属于分拆上市。该公司是深科技控股的一家子公司,其前身为深科技计量系统事业部。 

  3月25日,南山铝业旗下子公司南山铝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南山铝业国际系南山铝业于2023年6月出资设立,PT.Bintan Alumina Indonesia(BAI印尼)系南山铝业于2013年12月以控股子公司通过增资及受让形式取得控制权,BAI印尼为本次拟分拆的主要业务经营实体。 

  1月22日,兴发集团控股子公司湖北兴福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兴福电子”)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兴福电子科创板IPO在2023年5月获得受理,2024年9月科创板IPO申请通过。据悉,兴福电子是兴发集团电子化学品业务的运营平台,其已建成6万吨/年电子级磷酸、6万吨/年电子级硫酸、1万吨/年电子级双氧水、5.4万吨/年功能湿电子化学品产能。 

  1月2日中科星图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星图测控”)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成功上市,成为2025年整个A股市场第一家上市企业。星图测控成立于2016年,是专业从事数字太空科技服务的商业航天企业,致力于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增强和拓展卫星、火箭等实体探索和开发空间的能力与效益。公开信息显示,星图测控的控股股东为中科星图。  

  3家公司终止分拆上市 与市场环境变化或监管要求有关 

  南方航空于2月21日发布南航物流停止分拆上市的公告。南方航空称,基于目前市场环境变化,为统筹安排资本运作规划,经充分沟通及审慎论证后,公司子公司南航物流拟撤回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申请。公开资料显示,南航物流是南方航空的控股子公司,主营业务为航空速运、地面综合服务和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独家经营南方航空旗下航空综合物流业务。据第一财经报道,南航物流终止IPO,母公司财务指标不符合《分拆规则》。 

  3月17日,潍柴动力公告称,公司同意暂时终止所属子公司潍柴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潍柴火炬”)分拆至创业板上市相关事项。公开信息显示,潍柴动力于2021年2月启动潍柴火炬的分拆上市事宜。对于暂时终止本次分拆上市的原因,潍柴动力表示,基于目前市场环境等因素考虑,为统筹安排火炬科技业务发展和资本运作规划,公司拟暂时终止分拆火炬科技至创业板上市相关事项。 

  3月27日,中集集团发布公告,宣布终止分拆其控股子公司中集天达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集天达”)至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据悉,中集集团自2021年6月便开始筹划分拆中集天达上市事宜。中集集团表示,基于相关综合因素等考虑,为统筹安排控股子公司中集天达业务发展和资本运作规划,经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及审慎论证后,公司决定终止分拆中集天达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 

  如何看待子公司终止分拆与公司未来发展的关联?上述三家公司均表示,撤回上市申请既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也不会妨碍公司战略规划的推进与实施。 

  多家公司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 有公司先前“A拆A”未果 

  除了“A拆A”,开年至今一些A股公司也发布公告,明确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 

  4月8日,潍柴动力披露公告称,公司拟将控股子公司潍柴雷沃分拆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分拆完成后,公司股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且仍将维持对潍柴雷沃的控股权。潍柴动力表示,通过本次分拆,公司将进一步实现业务聚焦,将潍柴雷沃打造成为公司下属独立上市平台,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推进公司与潍柴雷沃的业务协同及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潍柴雷沃的综合竞争力、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3月25日,诺力股份公告称,公司拟分拆控股子公司中鼎智能(无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鼎智能”)至港交所主板上市。交易预案显示,诺力股份此次拟分拆中鼎智能至港交所主板上市,初始发行规模为不超过发行后经扩大总股本的25%(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授予全球协调人/簿记管理人不超过上述H股初始发行规模15%的超额配售权。 

  1月20日,歌尔股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分拆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歌尔微”)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歌尔微电子主要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应用、医疗健康等领域提供智能化的传感交互体验。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12月,歌尔微的创业板上市被深交所受理,2022年10月通过了上市委会议,于2024年5月终止创业板IPO。 

  专家:分拆上市呈现行业集中化等趋势 应避免“为分拆而分拆” 

  Wind显示,2024年,讯飞集团旗下讯飞医疗、华润集团旗下华润饮料等多家公司子公司通过拆分上市的方式进入内地或者香港资本市场,这些企业涵盖了医药、电子等行业。与此同时,中联重科旗下中联高机、郑煤机旗下郑州恒达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因“IPO批文过期”“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终止IPO之路。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刘长玉对中国青年网表示,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主要目标是扩大融资、聚焦主业、提升估值等。以满足融资需求为例,分拆上市可为子公司开辟独立融资渠道,可缓解母公司资金压力,假设子公司成功分拆至上市,将成为公司下属独立上市平台,有助于企业扩大融资规模。同时,推进公司与子公司的业务协同增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刘长玉称,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逐步呈现出行业分布集中化、政策驱动常态化的趋势。分拆企业主要分布在高端装备、新能源、半导体等高成长性、政策支持领域居多的行业。刘长玉提示,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时需把握市场时机,满足合规性要求,严格控制风险,避免陷入“为分拆而分拆”的陷阱。“未来,随着注册制深化及跨境资本流动便利化,头部企业通过分拆上市优化资源配置将会更加普遍。”刘长玉说。 

责任编辑:张亦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