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财经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新服务新技术提升后勤保障质量 2023年度百所高校后勤服务软实力动态竞争力指数发布

发稿时间:2024-09-13 21:0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13日电(记者 牟昊琨)依靠餐饮内控管理平台,根据学生对不同菜品的喜爱程度,合理调整菜单,增加受欢迎菜品的供应,减少不受欢迎菜品的制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就餐满意度;在人工智能赋能下,餐厅只需要两个工作人员操控机器,便可以负责将近5000人的饭菜……如今,各高校的后勤管理和服务,正在因信息科技而发生改变。 

 

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为持续发挥大数据技术和科学评价体系在教育后勤领域的应用效果,全面客观记录教育后勤行业发展的历程,总结各高校后勤服务创新经验,9月12日,由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后勤研究院主办的“2023年度百所高校后勤服务软实力动态竞争力指数”发布会(以下简称“指数”)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其中,北京林业大学位居2024年百所高校教育后勤软实力“动态竞争力指数”榜首。 

 

  半只鸡菌汤米线“火出圈”后,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在相关报道下的留言。北京林业大学供图 

  发布会现场,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谢学文以《育人为本服务为先 北京林业大学后勤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介绍了北京林业大学的后勤服务情况。在演讲中,谢学文提到了2023年11月“火出圈”的半只鸡菌汤米线。“这一碗米线只要15元,师生还可以自主搭配大闸蟹。”据谢学文介绍,当时,这个套餐获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每天还不到售卖时间,点餐窗口就排起了长队,“可以说,热气腾腾的美食,既暖了师生的胃,又暖了师生的心”。 

  2024年“指数”的数据观测周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共获得各类数据约1300万条,纳入研究的数据类型和结构与上一年保持一致。针对在校学生、教师和后勤职工共回收有效问卷5986份,其中学生问卷3371份、教师问卷1912份、后勤职工问卷703份。课题组执行负责人、后勤研究院副院长曾繁文介绍,通过深入观察三年来数据的变化趋势,课题组在数据的统计和计算过程中加入了动态算法,排除短期数据异常带来的干扰,令调研结果与近年来教育后勤行业的发展脉络更为契合。他指出,2024年“指数”结果的校验工作包含当年数据校验、往年数据对比、往年结果对比三个环节,确保结果符合各校近年来教育后勤发展情况。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后勤研究院院长牛维麟介绍了“指数”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他介绍,开展高校后勤服务动态竞争力指数研究,并不是单纯进行行业排名,主要目的是想通过研究和发布“指数”,以动态的视角客观展现高校后勤服务软实力现状,剖析高校后勤服务典型做法和成效,树立标杆,发现短板,促进高校间交流与分享,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二级巡视员于洋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协会后勤研究院自成立以来聚焦教育后勤中心工作,围绕引领教育后勤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开展一系列开创性、奠基性、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他强调,当前高校后勤“量”的短板已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质”的提升成为紧迫的要求。课题研究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把师生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后勤改革发展成效的基本尺度,从后勤服务软实力角度来测度高校后勤服务质量、保障能力、运行效率,充分体现了后勤改革发展的价值导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念引领和实践应用意义。就高校后勤发展及后勤研究,他还指出,一是要站稳政治定位,把握新时代高校后勤研究的战略引领,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全力推动高校后勤改革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提供高校后勤发展改革的智库支撑。要以研究行业共性关键系问题为核心,同时要重点关注当前后勤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三是坚持开放思维,注重高校后勤研究的国际化和特色化融合。要强化后勤研究的国际视野,增强世界眼光。同时要跳出后勤研究后勤,聚焦发展高校后勤新质生产力,瞄准难点堵点破题发力。 

  本次会议也为高校后勤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与交流平台。与会专家表示,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务实推进高校后勤事业发展,服务好师生的需求,温暖务实做好后勤工作。 

责任编辑:张亦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