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讯(记者 宿希强)6月28日,成立仅5年的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同仁堂医养”)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了上市申请。此前,同仁堂集团旗下同仁堂、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国药已经上市,同仁堂医养成为冲击IPO的第4家上市公司。
同仁堂医养集团是同仁堂集团旗下全资二级集团,2019年正式挂牌。
招股书披露,同仁堂医养是一家中医医疗集团,按照连锁医院、基层连锁医疗机构及互联网医院三个层级构成自有和管理医疗机构。截至2024年6月19日,同仁堂医养已建立分级诊疗服务网络,包括11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及一家互联网医院,以及9家线下管理医疗机构。
同仁堂医养的控股股东是同仁堂,持股83.98%,同仁堂养老基金、同清基金、同康基金及同仁堂医疗基金管理分别直接持有公司4.93%、2.36%、2.19%及0.36%股份。
据招股书,同仁堂医养本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扩充医疗机构服务网络及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包括采购设备、收购新的分支机构、招聘医疗专业人员、升级数字化信息系统等。
2019年,同仁堂医养集团正式挂牌时,提出以医疗、养老、内购电商、培训、膳食五大业务为核心,目标是五年内规模成长到50亿级别。
2022年,同仁堂医养集团对位于华东地区的中医老字号——义乌三溪堂旗下的中医保健院、国药馆项目做了股权并购。同年,又花费6139万元,从总公司同仁堂收下北京市第二中医医院49%股权与同仁堂南三环中路药店49%股权。
同仁堂医养集团的互联网医院“同仁堂中医”也在2022年上线运营,启动“互联网+中医”诊疗业务。目前其互联网医院已覆盖全国24个城市,上线等级医疗机构12家。
今年2月,同仁堂医养集团又花费9100万元,买下万承志堂旗下子公司上海承志堂70%股权。该中医门诊医院以中医肿瘤、中医糖尿病、中医妇科、中医针灸推拿四大科室为特色专科。
财报显示,同仁堂医养于2021-2023年分别实现收入4.7亿、6.97亿及8.95亿元人民币,同期年内亏损679.3万、亏损1466万及盈利4459万元人民币。
医疗服务业务为同仁堂医养核心主营业务,近三年营收占比超过八成。2021-2023年,由于管理服务和销售健康产品等高毛利业务的收入提升,公司报告期内的毛利率也连续提升,截至2023年达21.6%。
2023年,同仁堂医养成功扭亏为盈,实现盈利4459万元,但相较于庞大的营收规模,净利润率仅有约5%。
同仁堂认为,由于所处医疗行业受严格监管,合规成本是重要风险之一。现有医疗机构和药店均需持有牌照和许可证经营,未来相关牌照的到期重续也可能成为潜在的业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