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讯(记者 宿希强)遭原控股股东东盛集团“背刺”后,广誉远(600771)近日公告,东盛集团应补偿公司金额变更为9.3亿元。但就东盛集团是否具有补偿能力,广誉远截至目前回避了上交所问询,没有做出详细说明。
广誉远官网显示,其为老字号药企,1996年上市,核心产品为龟龄集、定坤丹、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等。2016年至2021年,西安东盛集团是广誉远的控股股东。目前,广誉远的实际控制人是山西省国资委。
据公开资料,东盛集团成立于1994年,是西安高新区内一家以高科技医药产业为主体的大型集团企业,拥有两个国家级药品生产基地。
今年4月,广誉远公告称,因连续多年财报造假,公司及时任董事长张斌等多名责任人收到山西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合计被罚2110万元。
西安东盛集团曾是广誉远的控股股东,在2016年广誉远收购其持有的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股份时,西安东盛集团作出了业绩承诺:2016年—2018年,山西广誉远扣非归母净利润应不低于1.33亿元、2.35亿元、4.32亿元。若累计净利润未能达到,西安东盛集团应对广誉远进行补偿,补偿标的为西安东盛集团持有的广誉远股权,不足部分由西安东盛集团以现金方式补足。
此后数年,为完成业绩承诺,山西广誉远通过压货等方式虚增利润。这就是广誉远“财务造假”的由来。
据广誉远披露,东盛集团因实控期间对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做出业绩承诺和不达标补偿约定,根据公司差错更正业绩数据和前述东盛集团承诺事项约定,如东盛集团以持有本公司股份进行补偿,则公司将注销补偿的股份;如东盛集团以现金补偿,则计入营业外收入中。
6月18日,广誉远公告,由于东盛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广誉远股份全部被质押或司法冻结,公司无法回购并注销该部分股份。因此,东盛集团应补偿的现金总额由原测算的85363.97万元调整变更为93359.10万元。
6月20日,有投资者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问询,广誉远向东盛集团索赔9.3亿,这部分是否并入上市公司财务表,如要不回来此9.3亿元,是否对公司未来利润造成影响。
广誉远董秘对此回复称,如东盛集团以持有本公司股份进行补偿,则公司将注销补偿的股份;如东盛集团以现金补偿,则计入营业外收入中。截至目前,“东盛集团应补偿的金额不具备账务确认条件”,公司不对其计入权益核算,也不对其计提损失,在实际收到补偿款时计入收益。
不光投资者关心,上交所也要求广誉远结合西安东盛集团主要财务数据、资产负债率及相关资产和业务情况,说明其是否具备补偿能力及后续安排,但广誉远对此明显有所回避,目前尚未就该问题做出详细说明。
此前广誉远称,公司与东盛集团未就补偿金额达成一致,偿付方案暂未形成。若6月19日前未能收到补偿款或双方未达成一致,公司将启动法律追偿程序。
中国青年网财经查询发现,截止发稿,广誉远仍未发布对东盛集团启动法律追偿程序的相关公告。
天眼查显示,东盛集团目前在广誉远的持股比例为0.9%。
而投资者已开始对广誉远用脚投票,6月20日广誉远股价大跌8.64%,收盘价为20.10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