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财经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无人接盘,信质集团大股东逾亿元股份3次公开转让均流产

发稿时间:2024-06-13 14:41:00 作者:宿希强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讯(记者 宿希强)6月12日,信质集团(002664)公告,在规定时限内未征集到受让方,信质集团第一大股东决定终止公开征集转让公司股份。中国青年网财经查询发现,信质集团第一大股东为中信信托,持股比例超过25%,拟转让的股份为其持有的全部股份,约1.04亿股。在过去的一年里,中信信托3次转让其全部股份,均告流产。中信信托只能继续成为信质集团的第一大股东。 

  信质集团官网显示,信质集团始创于1990年7月,总部位于浙江台州,于2012年3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成功挂牌上市。其为汽车、电动自行车、家电、无人机等领域产品的电机零部件服务商,合作客户包括大众、赛力斯、比亚迪、东风、吉利等。 

  中信信托官网显示,中信信托是以信托业务为主业的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是中信集团系统重要性成员企业、中国综合实力领先的信托公司,公司同时兼任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公司股东、中国信托登记公司股东。 

  从2023年至今,中信信托3次试图“摆脱”信质集团第一大股东身份,均无人接盘。 

  早在2023年6月8日,信质集团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拟通过公开征集转让的方式,协议转让其持有的公司约1.04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5.75%。公告还特别指出,“本次股份转让将导致公司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1.04亿股股份是中信信托通过司法抵债得,因当时的抵债价格为15.113元/股,为保障国资保值增值,所以其转让价格为不低15.113元/股。 

  不过,在公开转让的首个征集期2023年9月8日至2023年10月11日期满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此次股份转让流产。 

  2023年10月19日,信质集团第一大股东中信信托继续公开征集受让方,再次失败。2023年11月27日,信质集团公告,终止本次公开征集转让。 

  今年5月13日信质集团再次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拟将该笔交易分拆为四笔,即分别转让3245.52万股、2425万股、2380万股、2350万股信质集团股份。但据上述6月12日信质集团公告,此次公开转让还是未能征集受让方,转让第三次流产。 

  尽管中信信托“努力”摆脱信质集团第一大股东身份,事实上,信质集团业绩数据堪称“亮眼”。 

  信质集团2023年度业绩报告,2023年营业收入约46.16亿元,同比增加24.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43亿元,同比增加15.11% 

  信质集团2024年一季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2.94亿元,同比增长31.10%;归母净利润4701.91万元,同比增长18.56%;扣非净利润4605.58万元,同比增长22.21% 

  不过,信质集团近一年来股价波动较大,2023年11月底其股价一度突破21元/股,最新股价(6月13日)则为12.86元/股。

  天眼查显示,中信信托今年6月首次成为被执行人,被执行总金额为8.73万元。 

责任编辑:张亦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