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服务指导管理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中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 重庆大坪医院、北京邮电大学、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有限公司等20余家相关产学研用单位(以上排名不分先后)共同研究起草的《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应用技术要求 第1部分:医院侧医疗服务》《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应用技术要求 第2部分:患者侧医疗服务》等2项技术要求正式发布,成为业界首个围绕医疗健康领域提出的大模型应用技术标准规范。
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技术要求的提出,旨在探索医疗健康大模型的应用推广模式、推动医学人工智能规范发展,从一线医务人员及患者应用的角度出发,解决当前最急迫的问题:
1.针对门诊、急诊、住院等不同临床场景中医生、护士、患者等不同角色所进行的活动,定义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在医疗服务应具备的功能,规范大模型的实际落地应用能力;
2.通过规范模态支持数量、语言任务、视觉任务、语音任务、跨模态任务等方面的支持度以及语言理解、文书生成、多轮主动交互等基本能力,明确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医疗服务的应用优势及业务范围,支持医疗健康服务效率及质量的提升;
3.通过规范软硬件、数据、算法模型、应用等方面的安全要求及易用性、稳定性、鲁棒性、公平性、可解释性、可审查性等模型服务能力要求,保障医疗健康信息安全及大模型的服务可靠性。
后续,各参与单位将依托标准开展适配医疗健康大模型的测试评估工作,并继续推进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标准体系建设,共同完善大模型标准体系、构筑数字健康新基建,共同打造大模型行业品牌,推动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内首个:截至9月27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的、国内首个围绕医疗健康领域提出的大模型应用技术标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