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首次对外公布专利信息,在中国及国外总共申请专利3012件,其中已获得授权专利1355件,涵盖纯电动底盘架构、悬架系统、转向控制、制动控制、整车控制、热管理系统等核心领域。
布局新能源汽车赛道不到三年,恒大汽车收获满满“硕果”,随着恒驰汽车今年四季度全面启动试生产,明年大规模交付,恒大汽车市值的巨大增长空间将进一步凸显。
依靠专利研发投入,锁定核心技术优势
在“得技术者得天下”已成为行业共识的背景下,“资金”和“人才”是专利研发的两大关键要素。截至去年12月31日,成立不到三年的恒大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累计投入 474 亿元,其中研发投入高达249 亿元。
大手笔资金支持之下,恒大汽车快速推进研发工作,成立全球研究总院,拥有一支由3500多名顶级科研人员组成的国际化、高水平研发团队,国际顶尖专家22人,包括原广汽丰田公司副总经理高景深、原韩国SK集团电池研究院院长李浚秀、原美国福特汽车高级技术专家徐性怡等技术大咖。
以三电系统为例,其中最核心的动力电池便是引进国际著名电池科学家李浚秀及其团队科研攻关而来,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等方面拥有领先的核心技术,电池模组、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等达到世界一流技术水平。
而智能网联作为各大车企争夺的高地,恒大汽车也持续发力,目前已拥有V2X车路协同技术、可定制车载全息投影虚拟助理、无感体验等先进技术,打造“车联万物”的智能网联生态。
专利既是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企业应对复杂商业环境的护城河。恒大汽车此次公开众多先进技术专利,不仅体现其专利数量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而且完整的产业链覆盖也体现其技术创新的“含金量”
借助全球并购合作,整合全球资源
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一个大转折时期的机遇之窗,为新入场者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弯道超车机会。恒大汽车通过“自主研发+全球整合”,迅速突破技术瓶颈,构建了强大的核心专利矩阵。
除了构建自己的科研体系,恒大积极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以“核心技术必须世界一流、知识产权必须自主拥有、产品品质必须世界一流”为目标,开辟“全球造车资源为我们所用”的全新造车路,恒大汽车瞄准一切有利于打造世界一流产品的国际顶级资源进行并购与合作。
一方面,通过国际并购与合作,恒大在底盘架构、动力总成、电池、智能联网等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以底盘为例,恒大从德国 BENTELER 集团收购唯一可以买到、世界顶级且具有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3.0底盘架构,大大缩短了产品研发进程。
另一方面,恒大通过与MAGNA、EDGA、AVL等世界工程技术龙头、全球15位造型设计大师、全球前148家汽车零部件龙头战略合作,打造三大“国际朋友圈”,确保恒驰世界一流的产品品质。
成立不到三年时间,恒大打通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可谓速度惊人,大量的专利公布侧面反映了其对科研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更意味着恒大汽车已经具备全球领先的技术及完整产业链专利布局。
分析认为,无论是产品、技术规划还是产能布局,恒大汽车均全面对标特斯拉,但恒大汽车约5000亿港币的市值仅为特斯拉的1/9,明显处于价值洼地。
但大量的专利积累奠定了其在产品端全面发力的基础。随着恒驰汽车今年四季度全面启动试生产,明年大规模交付,实现从“一穷二白”到“九车齐发”的跨越式发展,资本市场将重新审视恒大汽车的投资价值。(高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