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国民经济迎难而上、稳中向好。”7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盛来运用4句话概括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稳”的态势持续、“进”的步伐坚定、“新”的动能累积、“畅”的循环改善。这些都证明:这是一份含金量非常高的“成绩单”。
质与量双增长的高含金量“成绩单”
总的来看,上半年,中国经济规模和质量呈现双增长的局面。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经济运行‘稳’。”盛来运指出,从观察宏观经济的GDP增速、调查失业率、物价、国际收支四大指标来看,上半年,经济增长稳中略升。
具体来看,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实现了稳中有升。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略有下降。”盛来运介绍,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
物价也保持低位运行且基本平稳。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
国际收支也保持了基本平衡,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创同期新高。
新动能正在持续积聚。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2024年“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
一批创新成果涌现,据相关部门统计,1-5月份,我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速度较快。
与经济增长同步的,还有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同比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
消费成为我国经济的一大亮点
上半年,消费成为我国经济的一大亮点。
今年以来,为应对外部挑战,我国把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生产、畅通循环。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内需——尤其是消费是促进GDP增长的主动力。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
“今年消费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盛来运指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他分析,上半年消费有几个特点:一是服务消费加快;二是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增强;三是部分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四是绿色消费渐成新风尚;五是“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带动了国内消费;六是新的消费模式和业态层出不穷,悦己消费、情绪消费,还有一些新的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都方兴未艾。
盛来运表示,上半年的影响因素、消费态势在下半年会得以持续。另外,消费政策还会继续加力。下半年,刺激消费补贴政策已经在陆续出台,各地也会继续出台相关措施促消费。“这意味着下半年消费发展是有支撑的。”
下半年中国经济稳增长有支撑
今年以来,一些国际机构和投行预测下半年全球经济将放缓,但不少机构都不约而同调高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这显示了国际机构和投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盛来运谈到,从下半年情况看,尽管外部环境还有不少的不确定性,内部结构调整的压力较大。但综合判断,下半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是有支撑的。
盛来运指出,上半年,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充分展示了中国经济的抗压能力和强大韧性,这种发展态势将得以保持。上半年GDP增长已经达到5.3%,为完成预期目标打下了扎实基础。同时,多年来高质量发展大势和实践,凝聚了共识,积累了新动能,推进了经济再平衡,提高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为经济稳定运行保驾护航。盛来运透露,近期,有关部门加快推出下半年政策,会继续为经济稳定运行发挥关键支撑作用。同时,中国的政策“工具箱”丰富,也在加强政策储备,会根据市场变化适时推出。
本报北京7月15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