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雅娟)“我们做渔业十几年,还只能靠猜。为什么去年在这里打到2000吨鱼,今年只有300吨?”在黔台青年企业家沙龙上,台湾工商建研会理事长雷宏毅呼吁在座青年思考,如何将大数据应用到产业中。
9月18日,黔台青年企业家沙龙在贵阳举办。本次活动由全国青联秘书处、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贵州省青联、贵州省台办共同主办。
台湾工商建研会理事长雷宏毅从事远洋捕捞行业。他说,台湾秋刀鱼捕捞已有40年历史,却始终缺乏完整的渔业数据记录,长期依赖老船长的经验。雷宏毅提出合作意向,希望借助大数据解决行业痛点。
台湾青年丁俊宏经营一家广告营销公司,专注于通过受众分析实现广告精准投放。作为软件开发背景的创业者,他认为大陆拥有众多优秀软件工程师,值得相互学习与合作,“携手将合作成果推向全球市场”。
台湾商业总会会务顾问蔡步青作为跨两岸执业的律师,在沙龙上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存在的法律风险及国际监管动态。
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田有亮介绍了贵州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提到贵州拥有全国首家数据流通交易机构、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首批国家算力枢纽以及首个省级政务云平台等重要基础设施。他还列举了数据产业在智慧交通、电网灾害预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贵州省青年联合会主席李剑说:“黔台青年承载着两岸关系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深互相了解,加强项目对接,推动合作。”
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副主任李辉说,该中心致力于推动专业化、科学化的交流活动,力图搭建高端、专业的平台。贵州大数据产业久负盛名,期待大家在贵州看到商机、看到合作的机会。
9月17日至20日,“潮起两岸 数智黔行”黔台两地青年企业家交流活动在贵阳举办。在为期4天的活动中,黔台两地的青年企业家走进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华大基因科技公司等地,了解大数据产业;还到平塘县参观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到荔波小七孔感受数据赋能文旅产业发展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