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财经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金融开放惠全球 数字人民币“新”意足

发稿时间:2025-09-16 10:01: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汇集九大专题展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9月14日在京闭幕,“好逛”的金融服务展是不少人的逛展目的地。在众多金融科技成果中,事关钱袋子的数字人民币人气颇高。多名金融机构展台工作人员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数字人民币连续5年亮相服贸会,观展人对其已不再陌生。

  央行数据显示,自2019年央行正式启动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以来,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已经覆盖17个省(市)的26个地区。截至2024年7月末,数字人民币App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8亿个,试点地区累计交易金额7.3万亿元。

  “从技术上来讲,经过多年试点和应用推广,数字人民币在国内的应用场景基本上都打通了。”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结算与现金管理部邵威告诉记者,数字人民币最早应用于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等消费端场景,因其具备企业级应用的天然优势,正逐步向企业采购、支付结算、内部风控及薪酬发放等环节场景拓展。

  此次参展服贸会,工商银行展出了数字人民币在建筑、中新双向进出口贸易跨境结算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基于数字人民币“支付即结算”“可加载智能合约”等特性,建筑工人工资和工程款得以安全高效结算 ,从“劳有所得”升级为“劳即刻得”。“数字人民币可编程性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有助于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时的身份核验与风险识别、信用担保等问题,增强产业链上下游及金融机构之间的多方互信,提升供应链金融的服务效率和普惠性。”邵威说。

  对于数字人民币持续扩大的使用场景,央行普惠金融工作小组今年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3-2024年)》显示,数字人民币在批发零售、餐饮文娱、教育医疗、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乡村振兴、绿色金融等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并推出基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预付资金管理、供应链金融、信贷服务、小微企业服务等产品。

  从提供申领、充值、回收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自助服务机到确保支付资金安全的数字人民币预付卡……本届服贸会升级的数字人民币潮流集市上,多个金融科技成果拼起未来金融生活的多种可能。对中国企业出海的利好则更为直观:数字人民币跨境高效、安全和低成本等优势,将有效提升企业跨境结算效率,降低支付成本。

  “这几年通过数字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量在逐年增长,与此同时,为助力企业出海,多家金融机构正加速全球化布局。”从事国际业务近20年的朱华青来自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国际业务部。他用一组数据分享这些年来工行如何“走出去”:截至2025年6月末,工商银行的境外机构已覆盖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机构413家,其中在3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250家分支机构,实现了“金融服务全球通”。在跨境金融基础设施方面,工商银行在12个国家担任人民币清算行,是全球首家提供横跨亚、欧、美三大时区,提供7×24小时不间断人民币清算服务的商业银行。

  同在金融服务专题展区,中国银行展示其全球机构布局、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最新金融成果。作为支持中国对外经贸合作的主力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重点呈现其支持亚洲、非洲及中东欧等国家建设清洁能源、铁路、港口,实施数字经济转型等项目的实践成果。

  中国银行现场展示的《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中显示,境外工商企业使用人民币的意向提升更为明显,“走出去”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人民币使用水平进一步改善。在离岸市场方面,更多境外工商企业反馈,其在当地能较为便利地获得所需人民币产品和服务,其中东盟、欧洲、拉美等地区提升较为明显。更多受访境外金融机构反映其客户对人民币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增长。

  透过服贸会这个窗口,我国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活力尽显。本届服贸会期间,不少金融机构展台工作人员将人工智能(AI)赋能跨境支付作为讲解亮点。

  记者从中国银联展台了解到,作为在全球布局的国际银行卡组织,中国银联将AI技术深度融入跨境支付领域,其推出的PayByLink MCP Server沙盒服务让境外用户也能享受AI和银联支付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在助力“国人走出去”、把支付能力向外输出方面,中国银联推广的二维码跨境互联互通已在19个国家推进或落地。

  今年首次独立参展,中国银联将MCP(模型上下文协议——记者注)智能支付服务与MCP集市共同展出。前者将银联支付与AI大模型相结合,支持用户在对话过程中完成支付,将提供信息与回答的AI工具,变为支付助手。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届服贸会开幕前,招商银行北京分行成功落地招行体系内首单“数字人民币钱包出款+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清算”的跨境汇款业务,金额高达21亿元人民币。

  在本届服贸会期间,数字人民币领域继续传来好消息: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促进和规范电子单证应用规定(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该征求意见稿提到,鼓励货物贸易、物流、金融等领域机构和企业在开展业务时认可、使用电子单证,提升业务应用数字化水平,促进行业提质增效。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根据电子单证特点,探索使用数字人民币等新型支付方式开展跨境支付,积极稳妥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 见习记者 卢健

责任编辑:白珂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