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北京,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国际综合展厅的巴西展台精彩纷呈。视觉中国供图
跨国合作的活力有多强?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正在举行,北京首钢园内人头攒动的场景提供了生动注脚。巴西圣保罗州投资促进局展区内,一位来自巴西祎思进出口有限公司的中国商人一下午都没来得及落座,不断有参展观众向他咨询,如何将他从巴西进口过来、咖啡因含量较低的阿拉比卡咖啡豆,经过中国工厂加工后,送上不同地方老百姓的餐桌。
“让‘大金砖合作’基础更牢、动能更足、影响更大,更多更好惠及各国人民。”9月8日晚,应巴西总统卢拉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了这一点。面对“关税勒索正在成为某些国家争夺市场和干涉内政的工具”,卢拉在峰会上指出,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和金融一体化是减轻贸易保护主义影响的选择。从巴西跨越大洋而来的咖啡豆,成为一个有力的证明:金砖国家合作越紧密,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底气就越足、办法就越多、效果就越好。
金砖内部形成两大共识
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是在卢拉的呼吁下召开的,巴西目前担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俄罗斯总统普京、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埃及总统塞西、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哈立德,以及印度、埃塞俄比亚代表与会。
据巴西通讯社报道,此次峰会以闭门形式举行。巴西总统府在会后发表声明称,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峰会上讨论了反对贸易领域的单边主义,就扩大金砖国家合作、协调贸易机制等交换了意见。声明称,各方“达成共识,认为有必要过渡到一个更公平、平衡和包容的国际秩序”。
来自美国的关税威胁是此次峰会召开的重要背景之一。自今年7月以来,美国陆续宣布对巴西、印度输美商品加征高达50%的关税,对南非加征30%的“对等关税”,对所有进口自印度尼西亚的商品征收19%的关税。中美关税“休战期”虽延续至今年11月,但英国路透社近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敦促欧盟对印度和中国征收最高100%的关税,作为向俄罗斯施压、迫使其结束乌克兰危机行动的一环。
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金砖合作机制已走过19年发展历程,从2006年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4国首次外长会算起,先后经历过3次扩员。“在‘大金砖合作’新阶段,金砖国家除各层级常规会晤外,还会针对突发问题与各方关注的热点召开特别峰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王友明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解释道。
王友明举例说,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不久后,金砖国家领导人在2023年11月召开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敦促立即停火止战,发出全球南方的共同声音。此后,金砖国家经常就突发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召开特别会议,提出主张。
今年以来,金砖国家先后召开了3次会议,分别是4月的金砖正式成员和伙伴国外长会、7月的金砖国家经贸部长会议和7月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金砖国家在这些会议上达成了两项重要共识:其一,金砖国家一致反对蓄意破坏全球供应链和生产链、扭曲竞争的单边保护主义措施;其二,金砖国家一致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王友明指出,上述两项共识增强了各方协调召开此次特别峰会的信心,“换句话说,此次线上峰会虽然没有发表联合声明,但相关共识已经达成”。
中方主张提升“含金量”
9月8日晚,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3点建议:第一,坚持多边主义,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第二,坚持开放共赢,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第三,坚持团结合作,凝聚共同发展合力。香港《南华早报》关注到,在多个金砖国家沦为美国保护主义政策打击“重灾区”的背景下,中国领导人提出要坚定不移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抵制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呼吁让全球南方国家公平参与国际合作、共享发展成果。
“当前世界逆全球化抬头,美国自认为在上一轮全球化中遭受了损失,因而试图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倡导的自由世界秩序中抽身回缩。”王友明分析说,在所谓“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下,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裂痕不断加大。
在此背景下,中国领导人积极响应卢拉总统的倡议出席线上峰会,前不久中方在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上首次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也得到了与会金砖国家领导人支持。各国领导人认为全球治理倡议切中要害,指明了完善全球治理的方向和路径。
“中国在金砖合作机制建设中一直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王友明进一步分析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没有中国的倡导和推动,金砖合作是做不大、做不强的。”
5月28日,上海,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自2024年7月启动以来,该中心已累计研制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领域标准240余项,以“中国技术”推动金砖国家产业生态持续完善。视觉中国供图
金砖合作并非“基于对抗逻辑”
金砖国家对中国广泛认可,离不开中国在推动多边合作方面的积极实践。总部位于上海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多次发行人民币债券,投资可持续发展项目;今年3月,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落地杭州,旨在通过自由贸易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多种形式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王友明分析说,类似这样汇聚金砖国家优势资源、推动共同发展的实例比比皆是。
最新的一个例证就发生在服贸会上。在服贸会以各国国家馆为主体的主题展区内,有一个不大的展台显得尤为特别。桌子上摆放着许多介绍语言解决方案的手册和一台进行多语种实时翻译的显示屏,背景板上写有“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语言服务)”的字样。这个由中国多部门牵头成立的机制,将中国多家从事翻译服务的机构与企业组织起来,为有跨国合作需求的企业提供助力。
展台旁边,是挂满特色地毯的伊朗国家馆。一位来自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仅在服贸会开幕第一天,就有好几位伊朗展商过来咨询,希望得到语言支持和协助,让伊朗产品更顺畅地在中国市场找到买家。
俄罗斯《新东方展望》杂志网站日前发表评论称,金砖国家通过创新经济贸易及治理机制,彰显了全球南方构建多极世界的意愿。这种力量的崛起“并非基于对抗的逻辑,而是基于对模式和文明多样性的肯定”。
9月9日,中国海关总署首次发布“中国与其他金砖成员国贸易指数”。该指数以金砖国家领导人首次会晤的2009年为基期值,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创新、贸易潜力4个维度,直观展示中国与其他金砖成员国贸易发展水平,为广大进出口企业提供信息支持。
最新发布的指数显示,当前,中国与其他金砖成员国贸易指数为301.51点,呈现持续攀升的良好发展态势。16年间,中国对其他金砖成员国进出口值累计增长超3倍,与金砖成员国贸易规模占中国进出口规模比重不断提升。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本币申报结算占比大幅提高,拉动中国与其他金砖成员国贸易结构明显优化。采访中,记者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展商口中了解到,“希望通过使用当地货币来扩大金砖国家内部的贸易”,是一个共识。
“加大本币互换力度,降低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和关税,是务实合作之举。此外,还可以增加签证豁免、直航航班等便利性措施,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王友明进一步分析说,“扩员后的大金砖,人口占世界近一半,经济总量约占世界30%,贸易总额占世界五分之一,这意味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和经济内生动力,金砖国家拥有广阔的合作发展空间。”
本报北京9月11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 记者 国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