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进入第四天。短短4天时间,汇聚全球71个国家和地区的4100余个品牌、吸引65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消博会,在海南自贸港成为展现中国开放新图景的“世界之窗”。
消博会5次牵手海南自贸港,不但彰显中国市场对全球消费的“磁吸力”,更通过政策创新与平台赋能,将海南自贸港与全球经贸深度融合。
以合作破局 以共享谋未来
参加第五届消博会的参展商发现,本届消博会增加了一项重大新活动:4月14日,商务部与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投资中国·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
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的关键之年。纳入了2025年“投资中国”系列重要活动的招商大会,对海南自贸港的意义不言而喻。
海南省委书记冯飞在招商大会上用数据呈现了开放的海南自贸港所独具的吸引力。他介绍,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成型起势的发展阶段,海南新增经营主体超过前30年总和。在海南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58个,新设外资企业年均增长57%,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36%。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用实际行动投出信任票,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
冯飞还表示,投资海南自贸港正当其时、大有可为、前景光明。今年以来,封关运作、扩大开放是海南自贸港建设一个重大里程碑。目前封关运作软硬件条件已经具备。海南自贸港覆盖全岛3.4万平方公里,连接14亿人口超大规模的中国国内市场和近7亿人口的东南亚市场,是全球面积最大、产业形态最多样的自贸港口。封关后,海南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整体开放的同时,与内地市场的联系更加便利,更有利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4月14日晚,海南省召开了招商大会成果新闻发布会,海南省商务厅副厅长李枝平公开了重大成果:截至大会结束,共成功促成265个项目签约,签约总金额约2336亿元。
李枝平表示,招商大会远超预期目标,成绩十分亮眼。今天的海南,有国家战略的“东风”,有开放合作的“劲风”,高质量发展态势日益显现,前景越来越光明,充满无限可能。
带领27个品牌参展的英国国家馆副馆长诺安文在消博会上切实感受到了中国的开放。他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自己非常支持中国的开放政策,也非常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很多品牌代表从英国远道而来,就是为了有机会与中国消费者、中国买家见面。
从“展品变商品”到“体验式创新”
本届消博会不仅是一场商品的盛宴,更是一次消费趋势与开放政策的集中演绎。
展会上,20余家国内外企业发布近百款首发首秀新品,涵盖智能家居、健康科技、绿色能源等领域。展会首次设立新消费科技展区,聚焦低空经济、数字消费等前沿领域,并通过新能源汽车众测环岛赛、水上运动体验等活动,将消费场景从展馆延伸至海岛全域。海南免税城与三亚游艇分展区联动,打造“免税购物+游艇生活”的沉浸式体验,推动“消费+旅游”产业链升级。
消博会与海南自贸港的“牵手”在2025年打造了不一样的“体验式创新”,正如国际知名咨询服务机构安永在消博会期间发布的报告中所言,中国消费市场在“悦己”需求驱动下发生结构性变革,“个性化消费崛起”“体验式消费升温”,在文旅融合与消费变革的双重驱动下,沉浸式文化体验已从概念演变为千亿级市场。
在上海展馆的得物展台,人们能看到年轻人热衷“体验式消费”给商家带来的巨大改变。得物展台负责人介绍说,年轻人除了热爱“新潮酷炫”的新鲜事物,也乐于分享消费体验、追求更加有趣的消费体验。得物也因此借用“黑科技”打造了多个沉浸式消费场景。
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之年,消博会成为其扩大开放政策落地的“压力测试场”。
《海南自贸港旅游零售白皮书2025版》在本届消博会期间发布。该白皮书指出,近年来海南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从旅游消费到免税购物,从传统零售到新型消费场景,正逐步成为国内乃至全球重要的消费目的地。
2024年以来,海南陆续推出多项创新举措,增强了对国际游客的消费吸引力。通过吸引高消费力游客,海南不仅能够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更能推动旅游市场向更高水平迈进。
该白皮书分析,海南旅游及零售市场未来将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成为全球旅游及零售市场的重要枢纽。从政府层面来看,海南自贸港通过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公平竞争。从市场层面来看,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开放和全球旅游市场的扩大,海南旅游零售业正逐步迈向国际化。通过吸引国内优质客源并承接境外消费回流,海南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旅游及零售市场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