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北京,首钢园,人们争相与宇树科技出品的G1机器人握手。">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一段约20米长的“钢铁长城”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变成一条腾飞的“中国龙”,门口的人形机器人正在与访客挥手致意,机器狗在场地上奔跑跳跃,科幻小说中的场景仿佛已经走进了现实。
3月28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2025中国科幻大会在首钢园四高炉开幕。本届大会由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以“科学梦想创造未来”为主题。会上发布了《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其中提到,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的总营收为1089.6亿元,同2023年基本持平,且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规模。中国科幻衍生品产业2024年总营收25.3亿元,同比增长11.0%。
3月27日,北京,首钢园,人们在一处未来宇宙主题沉浸式展厅内体验“星际奇航”VR项目。">
本届科幻大会上,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孵化的科技企业赛博创力带来了一款有趣的AI具身智能玩具。
赛博创力的展台上,摆放着很多动漫游戏角色的立牌和动物玩偶,只要把它们放在特制底座上,就可以实现与该角色对话互动。该智能底座链接了大语言模型,通过AI技术可以复制多个动漫、游戏等角色的音色和对话方式。
“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个玩具与喜欢的角色对话,并学到很多知识。”展台负责人杨景超希望把这项创新发明运用在教育领域,目前他们已经与3所学校达成合作。
此外,火山引擎带来了一款“未来电话”。只需要花10秒钟左右录入自己的声音,通过AI技术的处理,人们便可以与10年后的自己对话。“10年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10年后的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了?”“你的梦想实现了吗?”在这里,参与者留下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3月27日,北京,首钢园,由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高一学生共同制作的“擎天柱雕塑机器人”。">
在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展厅的门口,站立着一个巨大的擎天柱雕塑机器人。该机器人包含550多种零件,由该学校4个社团的几十名学生花费两年时间制作而成,采用了3D打印技术。虽然还未全部完成,“擎天柱”上身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运动。负责该展台的教师翟永霞表示,全部完成后,“擎天柱”全身都可以进行运动。来自科幻电影中的智能机器人,在学生的创造中已经来到人们身边。
来自该校的高一学生梁豫达与同学研发了一个带路机器人。梁豫达和同学发现,有些时候会出现特定科目教室不好找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他们研究了一个自动带路机,只需要输入目的地,这个半人高的小机器人便会将使用者引导至对应教室。为了安全,该机器还可以自动检测避让行人。
翟永霞介绍,学校计划在每个楼层都投放一个自动引路机,并将其与电梯系统连接,从而实现更智能地引路。
3月27日,北京,首钢园,工作人员演示realman具身双臂升降机器人模拟人类抓取动作。本文图片均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曲俊燕拍摄
《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中国科幻文旅产业2024年总营收244亿元。本土主题公园科幻游乐项目较2023年营收占比提升。科幻舞台剧和科幻剧本娱乐逐步迈向内容精品化与运营高端化阶段。
全沉浸式体验大唐风华,与唐太宗“李世民”面对面交谈;驾驶宇宙飞船躲避陨石,完成各种复杂任务;在古老密室中解开机关,探寻宝藏……一种融合虚拟现实(VR)、空间计算等多元技术的科幻剧本娱乐,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体验。
戴上VR眼镜,沉浸在虚拟空间,玩家在现实空间中的移动和动作可以同步到虚拟空间中,根据设定好的剧本进行探索和解密。“该技术可以应用在博物馆、学校和商业消费中。”从事该业务的遥在科技公司首席技术官马玉广介绍,该技术可融合文化、科技等主题,让体验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其魅力。
“相比于传统VR产品,该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晕3D’等情况的发生,让玩家在较大空间中真实体验各种情况。”马玉广说。
在科幻大会现场,还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来自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器人穿着红色花马甲与观众握手,来自乐聚通研(北京)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机器人“夸父”可以根据语言指令行动。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暨全体会议上,机器人“夸父”为全体参与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极拳表演。乐聚通研(北京)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如今机器人已经可以实现复杂指令的运作,比如可以通过设定好的程序,让机器人在屋子中找到固定的物品。
宇树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公司正在研究如何让机器人接入AI大模型,实现具身智能,让机器人能通过分析人的指令进行响应。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崔文瀚 记者 李瑞璇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3月31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