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的外资企业贡献了近7%的就业,七分之一的税收、约三分之一的进出口、二分之一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既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桥梁纽带。”今天,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表示,吸引外资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不可或缺的力量。
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日前,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从4方面提出20条措施,被业内称为中国“稳外资20条”。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释放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大力度吸引外资的明确信号。
今天,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有关情况,进一步提振外资“投资中国”的信心。
中国“稳外资20条”为支持外资做“加法”
中国一直在外资准入限制上做“减法”,在支持外资的政策力度上做“加法”。
凌激指出,《行动方案》具有4个突出特点:一是释放了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三是积极开展外商投资促进工作;四是切实解决外资企业关切的问题。
《行动方案》提出,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开放试点,推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的提速加力,进一步压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在自贸试验区持续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举措。
其中,电信业扩大对外开放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型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融入全球分工与合作、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具有积极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在现场介绍,截至2024年年底,2343家外资企业已经获准在华经营电信业务,为电信用户带来了更多选择和差异化服务。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快推进试点开放工作,加强政策解读,优化服务管理,支持外资企业参与试点,探索更多新业态,激发市场活力。
202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即外资准入负面清单2024年版,限制措施由31条缩减至29条,全面取消了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的限制措施。根据《行动方案》部署,今年,有关部门还将推出新版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压减相关的清单事项。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透露,新版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是面向各类市场主体的,外资企业可以同等享受到更多领域的投资便利措施。
《行动方案》还提出,要引导更多优质外资长期投资我国上市公司,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举措,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范围,取消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限制,便利创新药加快上市,支持外资企业参与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等有关措施。
此外,针对外资企业关切的问题,《行动方案》指出,将更多外资项目纳入重大外资项目和重点外资项目清单,尽快明确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优化药品带量采购,继续稳妥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有针对性举办银企对接活动,提升外资企业贸易便利化水平等举措。
“我想特别指出的一点是,《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各项举措、各项政策措施将于2025年年底前落地见效,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的信心和决心。”凌激说。
“1+N”的稳外资政策“组合拳”正在路上
“可以说,外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贡献者,也是获益者。当前,我国正在致力于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因此吸引外资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凌激介绍,截至2024年年底,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的企业超过123.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20.6万亿元。
朱冰在现场表示,下一步,各部门还会推动出台配套的若干政策文件,形成“1+N”的稳外资政策“组合拳”。
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负责人华中表示,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切实采取有力举措,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继续支持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他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主要开展4个方面工作:一是系统谋划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二是制定出台稳外资的具体支持政策措施;三是推动开发区更好发挥引资平台作用;四是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
具体来看,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等7个领域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相通相容;在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4个市场有序推动扩大自主开放,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单边开放。
华中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制定出台稳外资的具体支持政策措施,拟会同有关方面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等。
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一对一”走访外资企业,及时了解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外资企业能否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是外资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对此,凌激表示,“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我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保障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
《行动方案》也提出,“建立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体系”。凌激解释,这就是要明确相关标准,切实保障内资和外资企业在华生产的产品平等参与政府采购。下一步,商务部将积极推动这些配套细则尽早落地见效。
此外,凌激还透露,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法的修订,研究制定政府采购领域“中国境内生产”的具体标准。
本报北京2月20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2月21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