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明星肿瘤靶点PD-1药物“卷”入免疫赛道,影响有多大?国内企业有何布局?

发稿时间:2025-02-14 11:04:00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青年网

  明星肿瘤靶点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或有望打开百亿自身免疫疾病市场。

  当地时间2月12日,美国生物科技公司AnaptysBio(Nasdaq: ANAB)宣布,在研产品Rosnilimab在治疗中度至重度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2b期临床试验RENOIR中获得积极结果。受上述消息影响,AnaptysBio美股12日盘中最高涨超34%,收涨30%。

  为何一款药物的研究数据引发如此大的关注?Rosnilimab是靶向免疫检查点蛋白PD-1的单克隆抗体,从行业角度来说,其积极研究数据让人们看到了PD-1这一明星靶点在肿瘤治疗之外的新潜力。

  PD-1是明星靶点,跨国药企默沙东旗下的“全球药王”K药就属于PD-1单抗药物。2024年财报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K药全年销售额达到295亿美元。国内更是已经有十余款PD-1药物获批,包括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等,是行业内公认的“卷王”。无论是K药还是国产PD-1药物,此前获批的适应证主要集中在肿瘤方面,各家药企的差异化竞争往往围绕的是不同癌种。

  需要注意的是,应用于肿瘤领域的PD-1药物属于PD-1抑制剂,而像Rosnilimab这样的药物属于PD-1激动剂。据AnaptysBio介绍,Rosnilimab作为一种靶向疗法,旨在耗竭PD-1高表达的T细胞,并激活其余的PD-1阳性T细胞,以将免疫系统恢复至稳态状态。

  虽然应用于肿瘤和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作用机制不同,但围绕PD-1这一明星靶点,AnaptysBio最新披露的数据仍然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以中国自身免疫市场为例,头豹研究院报告指出,2019年至2023年,自身免疫疾病治疗药物行业市场规模由172.05亿元增长至282.76亿元,其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3.22%。预计2024年至2028年,自身免疫疾病治疗药物行业市场规模由349.02亿元增长至879.85亿元,其间年复合增长率为26.01%。

  AnaptysBio在新闻通稿中援引英国利兹大学博士Paul Emery的观点表示:“在过去的十年中,没有新药被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osnilimab的疗效数据与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相结合,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新选择。”

  事实上,探索PD-1药物自身免疫疾病潜力的不只AnaptysBio一家公司,强生、百时美施贵宝、勃林格殷格翰、礼来等跨国药企巨头也有布局。例如,2023年5月,礼来就曾宣布,PD-1激动剂Peresolimab治疗RA的临床2a期试验达到了主要终点,但其他次要终点ACR50和ACR70响应方面并无显著优势,安全性方面也无明显优势。最终,礼来在2024年三季报中将该药移出了在研管线名单。此事也让医药行业对PD-1药物在自身免疫领域的发展打上了问号。

  国内布局的企业并不多,且处于早期阶段。2月10日,金赛药业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同意公司自主研发的人源化抗PD-1单抗GenSci120注射液开展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试验。截至目前,该在研产品已获批开展临床研究的适应证包括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炎症性肠病和类风湿关节炎四个自身免疫病。杭州的英诺湖医药的公司管线ILB-2110也属于PD-1激动剂,尚处于临床前阶段。

  有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分析指出,理论上,有自己抗体平台的公司可以做PD-1抑制剂,也可以做PD-1激动剂。但是从商业逻辑来说,海外公司已经开始读出中期临床数据,此时国内药企如果是重新开发一个新的,可能已经有些迟了。PD-1在自身免疫领域有想象空间,不过应该是那些现在已经处于临床阶段的产品。

  也有拥有PD-1肿瘤药的国内药企布局前景广阔的自身免疫领域,但大都围绕其他靶点和机制的药物,而非PD-1激动剂。以君实生物为例,该公司在自身免疫领域的阿达木单抗于2022年获批上市,适应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克罗恩病、葡萄膜炎、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儿童斑块状银屑病、儿童克罗恩病等8项。在研管线中的JS005是一款特异性抗IL-17A单克隆抗体,处于三期临床阶段,适应证包括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等。

原标题:明星肿瘤靶点PD-1药物“卷”入免疫赛道,影响有多大?国内企业有何布局?
责任编辑:姜文山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