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在2月11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33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5%。由于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33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逆回购操作,由净回笼转为净投放,但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依然存在,当天的隔夜价格居高不下,与7天期资金出现倒挂。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数据显示,2月11日,银行间存款类机构隔夜回购利率延续高位,1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001)为1.9103%,而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007)为1.9013%。记者梳理发现,从2月5日开始,DR007与DR001的价差不断收窄,直至2月7日开始出现利率倒挂。随后一直到2月11日,银行间存款类机构隔夜回购利率延续高位并连续多日与7天期形成倒挂。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春节后央行持续实施较大规模的资金净回笼,导致市场流动性整体偏紧,与市场预期存在一定偏差。Wind数据显示,春节过后,除2月8日与2月11日外,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均呈现净回笼状态。其中,2月5日、6日、7日、10日、12日、13日分别净回笼7165亿元、2045亿元、1003亿元、2340亿元、1390亿元、1497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遏制长债收益率快速下行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低于1.65%的14天公开市场操作(OMO)利率,在收益率曲线长端适度上行之前,资金市场难以明显宽松。
王青认为,近期DR007中枢高于主要政策利率水平(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1.5%)的状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提出,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再加上近期监管层正在采取多重措施遏制长债收益率过快下行势头,继1月份DR007中枢出现一定幅度上行之后,2月份资金面还会相对偏紧。
民生证券相关团队表示,春节过后资金利率通常回落,主因是春节前居民取现需求吸收的流动性会回流至银行体系,对银行间流动性形成补充。2月份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规模较1月份明显回落,且2月份通常非缴税大月,由此形成的流动性压力趋缓。但短期内,维持流动性平稳偏紧的诉求仍存,资金面仍面临较多扰动因素,或将制约资金利率回落的空间。
“2月份资金面扰动因素主要来自于逆回购到期、政府债放量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尽管节后现金回流银行体系以及央行充足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利好因素,但由于央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的态度暂未展现出更宽松的意图,因此资金面边际转松的幅度可能有限。
Wind数据显示,本周(2月10日至2月14日)央行公开市场有16052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4490亿元、0亿元、6970亿元、2755亿元、1837亿元。此外,2月份还将有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这也是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来的首次。“本月将有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央行或将全额续作;另外,本月央行还将较大规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或在替换MLF的同时,向市场注入一定规模的中期流动性。”王青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2月12日DR007、DR001均较上一日有所回落,分别报1.8500%、1.8147%,DR007高于DR001,倒挂现象暂时消除。但是2月13日,DR007报1.8199%、DR001报1.8635%,两者再现倒挂。那么,后续货币政策又将如何操作?明明认为,综合考虑稳利率、稳汇率目标,以及资金面在信贷需求回暖、政府债供给逐步抬升环境下的走势,预计近期货币政策或仍然维持稳健偏松的取向。在政策操作层面,OMO维持削峰填谷操作模式,MLF或延续回笼,同时买断式逆回购加大对中长期流动性的补充力度,“松取向”“稳操作”基调大概率延续。 (经济日报记者 勾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