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财政收支过程即货币流通过程。”在今天举办的第二十九届(2025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分析财政与货币的关系。他表示,财政收支直接嵌入基础货币投放和回收过程,财政成为另一个隐形的“货币水龙头”,“财政收入对经济中的流动性具有紧缩效应,财政支出对经济中的流动性具有扩张效应,其净效应取决于是财政盈余还是财政赤字。”
他还提到,财政赤字、债务的功能早已超出财政属性,其内在的金融属性凸显。“赤字、债务常态化,其规模不断扩大的事实,反映出通过财政方式来投放货币的需求越来越大。”刘尚希分析说,这种需求源自宏观不确定性和公共风险,公共风险改变了“货币状态”。这意味着当货币状态发生改变,央行的货币供给效果就会显著下降,需要财政来供给货币,“政府财政兼具货币供给的功能与货币需求的属性。”
对于金融强国的建设,刘尚希认为,金融强国具备的第一大核心金融要素是强大的货币。“这就要求人民币逐渐成为国际货币。”刘尚希说,财政政策要有金融思维,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条件,其中一个重要条件是为全球提供优质的人民币资产,其底层资产就是国债。“只有当中国国债成为优质的全球性资产时,人民币国际化才有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