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1月10日电(刘秦春 陈嘉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今晚18时许,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东登录厅天桥上响起了进博会志愿者主题曲《年轻的力量》,“再见”进博志愿者离园仪式在这里举行。
东登录厅的走道两旁,志愿者服务保障组的工作人员们举着各式灯牌,头戴闪光发箍,向迎面走来的小叶子挥手道别,离别氛围浓厚。
“明年见” “小叶子辛苦啦” “好好休息”……伴随工作人员的一声声送别,各高校学子陆续列队从场馆走出。志愿者们或举起手机记录这难忘时刻,或伴随音乐晃动手机闪光灯,或用力挥舞灯牌,大声喊着“再见”,带着对伙伴们的祝福和感谢,向服务了6天的“四叶草”告别。
上海大学文学院2020级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祁丹妮在本届进博会中担任国家展重要团组接待志愿者,负责接待重要团组,为他们规划参观路线并引导他们参观国家展,同时在旁提供讲解。
在为期六天的服务中,祁丹妮收获了很多。5.2馆成为整个场馆她最熟悉的地方,包里还装着沉甸甸的讲解资料,这是她讲解时的倚靠。
期间,她还领悟到了“团队”二字的真正含义。她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为来参观的团体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帮他们了解各国展位的特色内容。结束服务后和搭档一起复盘,反思路线是否需要优化,两人合作分工是否有需要调整的地方等,努力把下次接待做得更好。
今天晚上,环顾四周,沉浸在浓浓的离别氛围里,祁丹妮十分不舍,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别离就在眼前,她举起了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刻,让这珍贵的回忆以照片和视频的形式留存下来。
据悉,今年团上海市委首次面向高中阶段国际教育骨干学生招募会期志愿者8名。上海市格致中学高二学生姜嘉瑄是高中生“小叶子”志愿者队伍的小组长,负责进博会新闻中心证件登记管理工作。因为年纪小,每次姜嘉瑄值班都有学长学姐在背后帮助她。第一天,她业务还不熟练,学长学姐手把手指导她。后来,在一天天的实践中,她的业务逐渐熟练。碰到外国友人来询问怎么通往便利店,她也能用英语和他们无障碍沟通。
不知不觉中,离别在即,姜嘉瑄心里依依不舍,但她说离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聚:“起点是进博会,终点是‘未来可期’,希望我们未来能继续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进博加油!‘小叶子’加油!”
“六天的进博会之旅可以用千百倍的时间去回忆,带给我的收获更是难以量化。” 国家展伊朗展台的志愿者孙嘉一内心充满感慨。他负责向观展商介绍伊朗的特色商品、精美工艺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在需要的时候提供中英翻译服务,同时负责向观众发放纪念贴纸等辅助性工作。
这几天,他和伊朗展商建立了联系,通过他们的第一视角了解伊朗的文化,这让它对世界各地的文化有了更包容的态度。“进博会为我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看到了更精彩的世界。在未来,我将抱着更高的热情继续探索。”孙嘉一说。
据悉,今年团上海市委共计从上海42所学校招募会期志愿者5725人,联合红十字会招募红十字会应急救援志愿者132人,从全市5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高校招募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123人。此外,团市委牵头,通过香港青年协会、沪港青年会、澳门义务工作者协会组织来自境内外29所高校的近40名港澳青年“组团”参与进博会志愿服务。进博会期间,共计22939人次志愿者开展展会相关服务,累计服务18351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