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婉)9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邢炜在2022中国金融科技论坛上表示,数字化转型成为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目前,超七成银行近三年金融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2%,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在人才管理、业务营销、风险管理等多个环节得到应用。
本次论坛主题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科技发展应用与安全”,在2022年服贸会期间举行。会上,邢炜指出,数字化转型已连续两年成为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战略重点,大型银行金融科技走向纵深,中小银行全面拥抱金融科技。分银行类型来看,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对金融科技的投入最高,农商行对金融科技投入的增速最明显。2021年上市银行年报显示,国有大行平均科技投入为179.2亿元,股份制银行为62亿元,城商行为8.1亿元,农商行为4.7亿元。
目前,金融科技各项技术已逐步落地。例如,大数据技术已证明可被广泛应用到银行的业务营销、风险管理、后台管理等多个环节,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创新业务模式;区块链在商业银行的主要应用包括跨界贸易融资、供应链融资等。
邢炜表示,银行业在金融科技人才建设方面发力明显,近八成银行的金融科技人数占员工总数比重超2%,多数银行大量引入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技术专家。他透露,监管部门高度关注金融与科技融合带来的风险,强化监管科技运用和金融创新风险评估。“在选择外部合作机构时,银行家第一关注科技公司的科技实力,第二关注风控措施,第三关注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成熟度和标准化程度。”
金融科技也在促进搭建银行函证区块链服务平台。在银保监会和财政部指导下,中银协牵头建设的银行函证区块链服务平台已经于2020年12月对外发布。截至2022年8月31日,该平台已累计技术接入银行业金融机构44家、会计师事务所135家;累计处理事务所发函4529份,银行回函4391份,回函率96.95%;银行平均处理时长2天10小时,相较于传统线下纸质函证5至15天的业务办理时长,优势明显。
“函证平台使用数字化手段解决了传统函证存在的多方面问题,实现银行函证业务高效、数据可信、流程规范的三大目标。”邢炜说,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包括银行在内的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久久为功,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