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从破解大型重整工业企业融资难问题,到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借助地方征信平台推进建设覆盖全社会征信体系……和很多央行系统代表一样,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原行长付喜国的心里装着“金融为民”。
他“出圈”的一条建议是简化小额存款继承。
去年全国两会,付喜国结合调研情况,提出关于优化已故存款人存款提取制度的建议。1个多月后,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金融监管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研究发布《关于优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有关要求的通知》,将简化提取的账户限额由最低1万元统一提高至5万元,将黄金积存产品以及国债、理财产品纳入简化提取范围,并明确了交易明细查询、丧葬费和抚恤金提取等问题,进一步便利群众办理小额存款继承。
“存款继承涉及千家万户,但目前法律资源有限,一方面程序较为繁琐,另一方面银行承担很多责任,可以说已故存款人存款提取既困扰银行,又困扰监管,更困扰老百姓。”付喜国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3月9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分组讨论会上,他继续建言,一方面要继续提高简化提取的账户限额,另一方面,为真正解决继承公证难题,“可能需要再往前走一步,进行司法解释。”
付喜国分析,当法定继承人中有一位代表,持有法定有效证件,只要合同约定完备,理论上就可以提取钱款。“但继承人按照什么比例分配应该由法律规定。”
加快推动金融重点领域立法也是付喜国履职两年多年来一直呼吁的事。
付喜国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们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光自豪可不行。”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付喜国已经提出了十多项建议。今年两会,他建议制定金融法和存款保险法。他说,制定一部具有统领性、全面性、系统性的金融法,已成为我国深化金融改革、维护金融安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对于多方关注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付喜国说,随着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央行机构调整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法律支撑肯定需要相应调整。
这位人大代表说,在行政工作中,如果很多事情不懂,不知道如何做,就需要从法律中找到依据,“行长不是万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