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
山体滑坡后的这几天,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村委委员雷洪锦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受灾群众有事儿第一个找他,救援队有疑问也第一时间找他,在外打工的失联人员家属也需要找他。
1月22日5时51分,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合兴、和平两村民小组发生山体滑坡,现场救援已经持续了4天,这个1994年出生的小伙子仅睡了4个多小时的整觉。醒着的时候,他就做两件事:接电话和跑,通过电话沟通联络,保障村民的安全和衣食住行,早期跑着去救人和协助救人。
山体滑坡把凉水村的山“撕”开了一条口子,数万立方米的崩积体冲下来,瞬间把许多房屋埋在了下面,还有住在房子里的村民。
村里失联的40余人中,大都是雷洪锦的亲戚。但他太忙了,顾不上悲伤。
山体滑坡发生后,雷洪锦立马从镇上往回赶,在路上,他先给各个村民小组组长打电话,让他们挨家挨户叫人撤离,并向上级汇报,请求支援。
抵村后,他又与各村民小组组长核实人数,确认村民是否撤出来了。当遇到老人小孩,他们或背或抱,把大家临时安置在村里的和平小学老校区。
山体滑坡的崩塌体量巨大。崩塌体方量约5万立方米,崩积体崩落至中部斜坡区后,崩积物强大的冲击力运动至中下部陡坡区刮铲表层土体,形成崩滑碎屑流冲击至坡脚,总方量约7万立方米。
大量滑下来的崩塌体将房子埋了,一眼望过去都是石头和土,看不见房子。雷洪锦家的老房子也被埋在了下面,好在当时里面没人。
纯粹的人力救援在巨大的崩积体之下,显得十分有限。
22日7时许,随着滑坡区域变得稳定,雷洪锦组织村民开始施救,他们从崩积物的最外围开始找起。他们先是不断给失联人员打电话,突然,手机铃声从地下传来,他们确认了被困人员的位置后,便开挖。村民们没有专业设备,只能徒手刨,先刨出表层的石头和土,砖块露了出来,他们搬开砖块,救出来一个人,刚开始这名被困人员还有生命体征,不幸的是,仍未能活下来。
各方救援队一直往这个小村子赶,随着第一支救援队抵达,雷洪锦开始给救援人员指路,确认每个失联人员的房子位置,方便救援人员更好地寻找被困者。
除了镇雄县本身的救援队之外,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是第一支抵达现场的专业增援力量。
22日9时50分左右,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团结路特勤站副站长李胜龙就抵达了现场,他看到,崩塌体堆得老高,从山上滚下来的巨石垒了两三层,有的石头长度超过2米,房子被埋在崩塌体下面。李胜龙表示,“现在救援人员能看到的房屋并非房屋原本所在的位置,可能是在房屋往上走10—15米的地方推下来的。”
因为现场塌方体总量巨大,且巨石较多,所以,现场的挖掘工作以大型机械为主。
中国安能相关负责人介绍,挖掘机分布在不同高度的作业面,采用“分层剥离”战法作业,先使用破碎锤对每个作业面顶部的巨石进行震碎清理,再将碎石渣土接力搬运,搜救被滑坡体深度掩埋民房。随后,由消防人员用小型工具或者徒手挖出被困人员。
救援人员不睡,雷洪锦也要随时待命,准备为救援人员提供信息。
随着救援推进,需要进一步扩大作业面,部分崩积体边缘的房子需要被推倒。这需要雷洪锦与村民去沟通,做工作。
村民们都很配合。一些村民表示,把家里的贵重物品拿出来,就可以推了,“救人重要。”这也让雷洪锦很感动,在大灾大难面前,村民一点也不含糊。
每天接打的电话数不清,其中村民打来的电话最多,有的人询问如何能帮上忙?有的人询问去哪里吃饭?也有人询问去哪里领物资?安置百姓和协助救援千头万绪,大事小事,雷洪锦都要管。
给雷洪锦打电话的人中,遇难者的直系家属占了很大比例,而这些人几乎都是他的亲戚。他们最迫切的需求是:到救援一线等着亲人被找出来。救援现场并不安全,随时会有碎石滚落,雷洪锦担心他们受伤,一直安抚他们在外围等待。
这几天,雷洪锦基本在跑,停不下来。他在村民安置点、救援现场和山上不停穿梭。有时候群众的事儿还没放下,救援方面又有新的问题需要咨询,还有上级领导打来电话确认信息。
“预警,预警,所有救援人员马上撤出。”1月24日18时28分,山体滑坡救援现场出现了石头掉落的风险,所有救援人员紧急从现场撤离。收到这个消息时,雷洪锦陪地质专家跑到山上进行监测,结束后,他们又从山上跑了下来。
“太累了。”一旦能坐下,他就靠着墙,眯一会儿。1月25日凌晨4时左右,雷洪锦终于能睡一下,这一觉睡到早上8时左右。
这几天,雷洪锦也不敢停下来。停下来,想到遇难亲人的那股悲伤就会涌上来。下一步,他的工作还很多,很重,其中,主要工作是安抚家属情绪安抚,这是重中之重。
与此同时,他也在思考村民的“家没了”,剩下的人衣食住行怎么办以及他们如何温暖过冬,他也相信,“党和政府能妥善解决。”
这段时间,很多外出务工的人已经返回了凉水村,凉水村已经开启了“准备过来”的状态。往年春节前凉水村家家户户要杀年猪,遇上哪家杀猪,一个村小组的人一起来吃杀猪菜,还会一起唠唠这一年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