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贵州:高质量发展一路“黔”行

发稿时间:2023-12-11 15:15: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任明超 李雅娟 谭思静 中国青年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任明超 李雅娟 见习记者 谭思静

  “效果太震撼了,有了声光电的加持,我们在书本上学习的长征故事像是回到了新时代,可以跟着在馆里走完一遍‘新长征’。”这是贵阳市一名初中生体验全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馆“红飘带”(长征文化数字展示项目)项目后的感受。

  今年下半年,“红飘带”一开馆即上了贵阳新闻的热搜,集文化、旅游、科技深度融合的“红飘带”文旅项目也成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注脚。

  坐落于贵阳市贵安新区的华为云全球总部,已在当地建设了华为云全球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该中心是华为云业务的重要承载节点,未来可容纳100万台服务器。

  目前,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已经投入商用,为政企数字化转型和互联网等客户不同场景提供多样化服务,未来还将全面支持贵州“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助力贵州省打造云大数据产业新名片。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新征程上贵州全部工作的主题。日前,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看到了贵州上下跟紧时代谋发展、科技创新助发展、借来东风促发展的一个个生动案例,感受到贵州在高质量发展路上的努力。

“红飘带”长征体验馆设计特色凸显科技感历史感。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任明超/摄

  跟紧时代谋发展

  贵州是当年红军长征活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省份,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在新时代做好长征这篇文章,“红飘带”项目是贵州文旅最新的答案。

  “‘红飘带’运用了最新科技手段,数字化全景再现长征之路,必将成为贵州红色旅游的经典之作,世界级的中国文旅名片、必到之地!”“红飘带”项目总导演、总设计王志鸥说。

  提起贵州,“大桥”是个热词。“贵州的地形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千百年来交通的不便阻隔了贵州经济发展。伴随着走出去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渴望,贵州人在17.6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于126万个山头间建造了3万多座桥梁。”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总规划师冯伟向记者介绍,截至2022年底,贵州全省共建成公路2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331公里,全省现有公路桥梁2.8万余座、4400公里,意味着这些桥梁连起来可以从贵阳到北京跑一个来回。

  有了桥,也有了新的景观。平塘大桥的“天空之桥”服务区目前已成为贵州省首个获得3A景区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也是交通运输部批复的交旅融合服务区示范项目。服务区占地196亩,除了传统服务区所具备功能外,还设有观景台、酒店、观星台、桥梁科普馆等,在此观光旅游的打卡游客络绎不绝。

游客在“天空之桥”山地旅游度假区打卡留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任明超/摄

  被称为贵州“小三亚”的罗甸县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县委书记梁玉林在该县新开发的大小井风景名胜区为记者当起导游,介绍罗甸县近年来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梁玉林称自己为罗甸县的“4S”店长。他说,近年来,罗甸县依托暖冬气候和大水面资源优势,不断推进“文旅、体旅、农旅、康旅”融合发展,进一步做实了阳光(Sunny)、运动(Sport)、甜蜜(Sweet )、慢生活(Slow-life)的“4S”旅居品牌。

  科技创新助发展

  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贵州的大数据产业近年来突飞猛进。正在崛起的“中国数谷”贵阳创造出5个“中国首个”,即中国首个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中国首个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中国首个块上集聚的大数据公共平台、中国首个政府数据开放示范城市和中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

  作为中国第8个国家级新区,贵阳市贵安新区内的大数据科创城日新月异,中电科大数据研究院、贵州乌江实验室、贵州绿色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在内的一批科研单位先后落户于此。

  大数据科创城管委会主任张宇介绍,贵阳大数据科创城项目位于贵阳贵安融合发展的核心区域和“强省会”的核心地带,是国家重点推进项目和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算力保障基地。目前,科创城已招引大数据等领域注册企业700余家,吸引华为云、中航发、满帮、中软国际等重点企业入驻,初步形成颇具竞争力的大数据产业高地。

  张宇说,今年8月1日,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苏贵产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揭牌,标志着大数据科创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迈向了新征程。当前,贵州正集全省之力支持大数据科创城,未来将重点推动智能终端、数据应用、公共数据增值运营、人工智能等产业集聚发展。

  “适宜的气候、充足的电力、稳定的地质结构,让贵州超前部署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贵州大数据发展‘抢新机’,正朝着实现‘从1到N’的裂变迈进。”贵安新区大数据和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张敏说。

  在贵阳,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当地居民就能在“南网在线”的公众号上完成安装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申请,后续只需等待安装人员上门。这是记者在采访时看到的当地老百姓享受到的大数据应用福利。

  贵州省全覆盖式的居民“刷脸办电”、企业“一证办电”得益于当地大数据发展和南方电网公司数字化转型。搭乘贵州大数据发展东风,借助全国首家省级大数据发展管理机构(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全国首个省级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系统平台(贵州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2021年8月,贵州省即在全国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居民“刷脸办电”、企业“一证办电”全省全覆盖。

  贵州电网公司市场营销部客服科高级经理张超介绍,2021年8月以来,贵州省通过“南网在线”累计办理居民“刷脸办电”、企业“一证办电”业务达35.39万笔,占总业务量九成以上。

  借来“东风”促发展

  在贵阳的餐厅吃饭,现在最流行的是在饭桌上摆上几种刺梨产品。然而,几年前却不是这样。

  果质金黄的刺梨具有极高食用、药用价值,但贵州的刺梨产业长期处在粗加工发展初期。后来,东西部协作产业帮扶大潮为贵州刺梨产业发展带来了“东风”。

  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贵州王老吉刺柠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继曾介绍说,2018年,广药集团王老吉公司积极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研发出以刺梨为原材料的“刺柠吉”系列产品,带动贵州刺梨原汁、物流、包材、灌装等10余家生态链企业发展。截至2022年底,贵州省刺梨种植面积达210万亩,实现年产值150亿元,带动农民增收超21万人,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

  借助外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黎平县引进了全国林业行业唯一央企——中林集团开展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合作。双方明确,由中林集团全资子公司中林(贵州黎平)林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50亿元,在黎平县分期开展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面积240万亩(含油茶林)。其中,2023年拟投资40亿元,完成国家储备林林地流转林木收储30万亩和高标准示范油茶林0.5万亩,并启动中林(黎平)生态林业产业园、林木组培中心、林木配方肥项目建设,逐步启动森林康养、林下经济、林木良种基地等项目建设。

  通过中林国储林项目建设,林农可获得工资性收入、生产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仅一期的10万亩流转收储推算,公司预计兑现资金3亿元,全县40万农业人口人均增收750元左右,预计拉动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以上。

  同属黔东南州的从江县也正发挥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借助大湾区力量拓展发展空间。

  从江县从大湾区开展精准招商,招来了佛黔共建产业园、归树山风电场、銮里半岛旅游综合体、侗乡康复医院等一批重点项目,成功引进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金智投资有限公司等一批优强企业在从江投资兴业。

  从江县贯洞镇宰门村村民梁奶青云在“佛山—黔东南”东西部协作重点项目之一的医药项目生产车间工作。她说:“在家干农活够吃不赚钱,现在来这里一个月有4000块左右收入,干净又轻松,感觉很好。”

正在直播售卖特产的榕江县青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任明超/摄
 
责任编辑:宁迪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