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央行意外“降息”了,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下降15基点,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10基点,远超市场预期。这也是继6月降息10个基点之后,年内第二次降息。
在此之前,市场降准呼声此起彼伏,降息可能性远排降准之后。
率先“发牌”降息工具,主因在于经济企稳势头出现反复。从7月宏观数据来看,生产端,工业和服务业生产双双走弱;需求端,消费、投资和出口出现放缓。经济仍在筑底阶段徘徊。
其次,降息对于信贷的刺激效应直接有效。去年1月,政策利率降息后,该月新增信贷创下有史以来单月最大值;今年6月再度降息,该月的新增信贷也由5月的同比少增扭转为了同比多增。
不出意外,此次政策利率降息,将大幅提振市场信心,激发信贷需求。
从降息幅度来看,MLF利率超过逆回购利率,这也释放出稳楼市的政策信号。考虑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挂钩MLF利率,后续LPR跟随式下调成大概率事件,其中,1年期LPR有望下调10基点,5年期以上LPR有望下调15基点,分别对应实体贷款需求和居民房贷需求。
除了LPR,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调也迫在眉睫,市场等不及,也等不起。
当前,在经济恢复乏力、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极大限制了消费能力。
居民加杠杆意愿持续走弱,提前还贷规模继续上升,资产负债表面临收缩压力。
数据显示,二季度居民部门杠杆率从一季度的63.3%升至63.5%,仅上升0.2个百分点。7月居民部门贷款减少200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33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672亿元,均较上年同期出现多减。
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不仅可以减轻购房者的经济负担、提高购房者的购房能力和信心,也可以促进住房需求的释放。面对市场需求,金融管理部门已于近期作出积极回应。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多次表示,将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但存量房贷下调方案至今仍未落地。
作为商业银行要主动作为,积极拿出存量房贷的下调方案,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依法有序推动存量房贷下调。虽然有“短痛”,但长远来看,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也有助于增加商业银行客户黏性,稳定存量客户。更为重要的是,商业银行让利于民,让家庭修复资产负债表,才能改变消费不足、信心不足的预期。
本次降息亦是本轮政策部门稳政策的开始,当前政策工具箱依旧充足,降息之门并未关闭。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银行负债成本,降准也有望很快落地。对于稳增长政策需尽快推出、尽快落地,以扭转市场预期,阻断经济惯性下滑。
岳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