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元市场规模的养老金融“蓝海”近期动作频频。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日前印发《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行业信息平台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下称《办法》),明确要求开展个人养老金投资理财产品业务的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及时做好理财行业平台接入、信息交互、数据交换和数据报送等工作,意味着个人养老金理财已接近落地阶段。此外,近期以来已有的保险、基金领域产品货架也再次扩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已由最初的6家公司7款产品扩容至9家公司12款产品。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底,个人养老目标基金Y份额的产品已经从首批的129只增至133只。
有业内人士指出,继账户开设后,丰富个人养老金账户内的产品,提升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成为个人养老金新挑战。目前虽然账户开设人数多,但实际使用的比例却相对较低。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的信息,截至2022年末,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1954万人,缴费人数613万人,总缴费金额142亿元,实际缴费人数仅有参加人数的31.37%。
保险产品扩容
近日,中国银保信官网消息显示,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更新,由首批7款产品增至目前的12款产品。新增的五个产品分别来自新华保险、阳光人寿、太平人寿、工银安盛人寿,除太平洋人寿外,其余3家均是首次入围。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工银安盛人寿推出的金账户年金保险(万能型)为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内首个万能险产品。
工银安盛人寿万能险结算利率公告显示,该款产品近一年结算利率在4.650%,据该产品销售人员介绍该产品起投金额为一万元,70岁以下的人群均可投保,保底利率为2.5%。
根据2022年11月银保监会《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可提供年金保险、两全保险,以及银保监会认定的其他产品。有保险业内人士指出,此次让万能险被纳入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使得个人养老金产品更加丰富,金融机构比拼收益率的时代即将到来。
理财产品加速落地
此前个人养老金账户“货架”上的产品相对单一,各家银行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中,养老基金、养老保险率先上线,存款产品并未全部覆盖,理财产品暂未推出。
事实上,个人养老金账户专属理财产品何时推、如何推一直被许多投资者关注。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显示,银行理财是大资管格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近期,个人养老金账户理财产品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基本搭建完毕,有望落地。从平台规则来看,1月20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办法》,明确开展个人养老金投资理财产品业务的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在理财行业平台接入、信息交互、数据交换和数据报送等方面的工作。平台技术层面上看,2022年11月5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负责建设的个人养老金理财行业平台完成技术上线。
相较于普通理财产品,个人养老理财产品有什么样的特点?从一年多前试点的养老理财产品中可窥见一二。
试点阶段的养老理财产品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均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稳健性,风险管理机制更加健全,投资策略和理念更为稳健。据银行相关人士介绍,由于主要目标设置为养老,在机制设计上非常注重稳定性,部分理财引入了平滑基金等工具,降低风险波动。此外,相比公募基金等,一般会设定相对更低的波动率和回撤目标。根据Choice数据,截至目前,市场上共有54个养老理财产品,在理财大跌潮中,依然有62%的产品收益“稳”住,在近1年录得单位净值增长。二是长期性,目前发行的试点阶段养老理财产品的期限大多都在5年及以上。三是普惠性,这类养老理财产品购买门槛低,起购点一般为1元,产品的托管费、管理费也有一定优惠。
产品格局逐渐清晰
今年个人养老金账户“货架”上的产品日趋丰富,为刚开设账户不久的投资者们提供了更多选择。
太平洋分析师徐超对比了市场上四大养老类金融产品。具体来看,他认为养老目标基金的收益率上限较高,头部基金可以做到三年年化收益率在8%~10%之间,但同时整体波动性也较大;养老商业保险的收益率在4%~6%区间,相对收益稳定,但变现难度高,流动性较低;养老储蓄五年期收益率在3.5%~4%之间,对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来说,具备吸引力;养老理财产品的实际到期收益率今年在3%左右,同样受到市场波动性影响较大。
此外,通过对缴费人口的测算,他预计到2030年,个人养老金存量将达到2.5万亿规模,银行(理财)、基金、保险的比例为36%:34%:13%。财富管理行业的资产端和渠道端都将受益于个人养老金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参考美国IRA账户,公募基金和养老保险会被长期推高,占据养老产品的大部分份额,头部企业还有可能迎来养老金投顾、养老地产、养老信托的交叉增量机会。
具体到个人投资者而言,招商证券分析师姚紫薇认为,投资者应立足于自身风险偏好选择合适的产品。养老储蓄和个人养老金保险适合极度厌恶亏损的投资者。低风险投资者可以关注个人养老金理财和个人养老金基金。其中个人养老金基金可重点考虑稳健型养老目标基金目标日期2025、2030的产品。中高风险投资者可重点考虑个人养老金基金,首批129只个人养老金基金中有50%的产品为中高风险,整体权益仓位较高,短期持有受市场影响较大,适合希望长期参与权益市场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