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网络直播就该是 “专业人”干“专业事”

发稿时间:2022-06-24 11:42:28 来源:北青报 中国青年网

      秋实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网络主播行为规范》。针对网络主播从业行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行为规范》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规定了网络主播在提供网络表演和视听节目服务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要求。《行为规范》明确,通过互联网提供网络表演、视听节目服务的主播人员,包括在网络平台直播、与用户进行实时交流互动、以上传音视频节目形式发声出镜的人员,应当遵照本行为规范。

      该《行为规范》涉及的内容很广,很多内容的社会关注度都很高。比如不得利用未成年人或未成年人角色进行非广告类的商业宣传、表演或作为噱头获取商业或不正当利益;不得引导用户低俗互动,组织煽动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实施网络暴力等内容,均引发了网民的热议。此外,《行为规范》明确,从事如医疗卫生、财经金融、法律、教育等需要较高专业水平直播的网络主播应取得相应执业资质,这条内容也引发了专业人员的广泛关注。

      这条规定用通俗的语言概括,就是“专业人”干“专业事”。以前在网络直播领域,外行人干专业事的现象比较常见,由于缺少一定的专业门槛,导致谁都可以在法律、教育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发表观点或对他人进行指导。一些在财经金融等领域的主播口无遮拦,说了许多外行话,而且不乏“股市黑嘴”。当直播涉及医疗卫生方面的知识时,无资质者与人分享治病经验、养生之道,甚至指导他人求医问药等现象也比较常见。

      外行人干专业事,危害不容小视。伪教育专家误人子弟、冒牌律师误人官司,普通股民判断经济形势、教人理财炒股,则会害人钱财。“神医”“神药”充斥直播间、用个人经验来代替专业诊疗等做法,更是危害健康甚至生命。假如网络直播不设专业禁区,失去了专业门槛,就会置公众于危险的境地。随着网络直播的受众进一步扩大,日益清晰的监管要求落地,可促使网络直播健康发展,也对网络直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实生活当中,专业人员从业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比如医师需要获得医师资格证,律师要获得律师证等。网络是现实的延续,在网络上从事与相关专业有关的活动,也应该具备相应的资质。从这个角度来看,出台《行为规范》,其实是一次必然的纠偏行为,这对于规范网络直播行为和提高网络直播质量均有好处。

      要求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只是让“专业人”干“专业事”的第一步。直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很广,有些网络主播在注册和平时直播时,不以专业自居,但在直播过程当中,仍可能越界干专业之事。对于此类掩蔽性极强的越界,仅靠查验相关资质证书难以解决问题,只有对直播展开细致的日常监管,才能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得到彻底落实。

      根据《规范》,对于需要较高专业水平(如医疗卫生、财经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内容,主播应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并向直播平台进行执业资质报备,直播平台应对主播进行资质审核及备案。这就需要平台进一步加强对网络主播的资格把关,尤其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域要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监管,对屡教不改的网络主播应当封禁账号。

责任编辑:高蕾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