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营业执照换贷款?小心不法分子钻空子

发稿时间:2020-06-23 09:40:00 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青年网

  本报记者 李万祥

  跨10省追查,涉案金额超1750万元!日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公安机关斩断一条买卖对公账户的黑灰产业链,抓获犯罪嫌疑人86名,缴获作案手机、工商营业执照、银行卡、公章、账本等涉案物品。今年以来,多地警方破获多起买卖企业对公账户案件。警方提醒,近期部分中小市场主体经营困难、部分人群就业压力上升,应特别警惕不法分子“钻空子”。

  “高价收购营业执照、银行开户单、U盾、银行卡、公司公章!一套轻松获利超过万元!”“借身份证开银行账户!一次免费获利超千元!”这样的广告在互联网上不少。有的网民为了“好处费”,轻易配合不法分子以个人名义注册对公账户或者银行卡。殊不知,由此却陷入了违法犯罪泥沼中。

  由于个人银行账户较易追查,但对公账户追查步骤、冻结步骤都比较长。于是,对公账户就被不法分子盯上了。在很多电信网络诈骗案中,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对公账户追查、冻结步骤较长这一时间差转移资金,企图逃避公安追查。

  “对公账户买卖,是常见的洗钱、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衍生出的非法活动。对公账户之所以被违法者盯上,是因为相对于个人账户,企业对公账户的资金流量更大,流转资金更为便利。”北京市地平线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永平说。

  据办案民警介绍,在这条黑灰产业链中,不法分子通常先通过在微信兼职群、兼职网站等发布广告,或在城中村大肆招募在校学生、城市务工人员等,以现金为诱饵,使其同意出售其个人信息,并配合办理相关手续。拿到个人信息后,不法分子就会派出“专人”引导出卖或借用身份证的人员注册公司,到各银行开办企业对公账户及银行卡,配齐公司印章、银行卡U盾,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对公账户。随后,这批对公账户被不法分子层层转手,最终以每个对公账户1万元至2万元的价格,流入境内外电信网络诈骗分子手中。这些出售个人信息的个人因为贪图小便宜,最后可能会成为诈骗、洗钱等犯罪的被指控对象。

  2019年12月份,中国人民银行与公安部联合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对买卖银行卡或账户的个人实施惩戒的通知》,惩戒贩卖个人银行卡和企业对公账户行为,首次将出租、出借、出售和购买银行卡或企业对公账户的个人纳入金融信用基础数据库管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银行并没有严格执行,甚至内外勾结,帮助不法分子开立不合要求的对公账户。

  胡永平说,打击对公账户的违法买卖,首先要从银行抓起。银行开立对公账户需履行严格的审核程序,如企业开立对公账户,银行工作人员应上门核实,核查经营地与营业执照是否一致、办公环境是否与经营业务一致等,然后企业法人应带身份证去银行柜台开户,通过人脸识别验证,填写开户知情书等相关材料,并全程录音录像,最后审核通过后才能允许其开户。

  专家提醒,公民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一旦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个人账户可能被冻结,进而对征信造成影响。

责任编辑:张宇慧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