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苏州新政给中小企业搭建“救生平台”

发稿时间:2020-02-11 12:2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位于苏州相城区阳澄湖镇的苏州世康防护有限公司的生产线。李蓓蓓/摄

  位于苏州相城区黄桥街道的吴通电子宿舍区。 钱丹/摄

  疫情发生后“一罩难求”,苏州吴江区政府迅速启动“特殊程序”,当地法院在1月28日依法许可破产企业恢复生产。当时,一家具有防护品生产资质的企业因陷入债务危机,已停产570天了。

  政策出台两天后,当地一家知名民营企业即派人与这家企业取得联系,划拨3000万元专款,协助采购生产设备、原料物资……这家公司从进入破产清算,到恢复生产,仅用了96个小时。

  -------------------------------

  江苏苏州相城区阳澄湖畔的500多亩生态养殖基地,迎来了虾苗发苗高峰期。受疫情影响,各地实施了最严格的交通管控,虾苗运输受到极大影响,这里来往的车辆比以前冷清了很多。

  尽管申请了道路通行证,订单还是受到影响,“每天最多能售出300多万尾虾苗,此前每天500多万尾没问题”。苏州市毛氏阳澄湖水产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毛觉生有些忧心,“外地的养殖户们都等着我们的虾苗”。

  2月8日元宵节,苏州出台苏“惠农”十条,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涉农企业提供减免租金、贴息担保等精准扶助。当天,毛觉生看到政府推送的新闻,激动得几乎跳起来,“对我们助益最大的是政府的减负举措,不但下调了企业贷款利率,还给我们免租,两个月减半征收,相当免掉一个月地租啊!”。

  “政府为我们小微企业着想,我更有信心把企业做好做强,带动更多养殖户致富,做好菜篮子源头工程。”他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各地都有巨大的企业复工压力,但又与严防疫情扩散的管制措施有所冲突。如何打好中小企业战疫保卫战?

  每一条政策后均附上相应责任部门

  金海华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是苏州工业园区一家知名餐饮公司。与国内众多餐饮企业的遭遇一样,疫情让这家公司面临极大的困难:就餐人数大量减少,基本处于停业状态,房租和员工工资却负担很重……

  2月2日,苏州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政策(以下简称“苏‘惠’十条”),从金融贷款支持到稳定企业员工,再到减免房租、减免税费等,给予各种扶持政策。

  为确保落实到位,苏州在每一条政策后均附上相应责任部门,企业遇到困难,可直接和对应业务条线、部门联系对接。第二天,苏州工业园区国资办下发通知,要求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要主动了解承租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对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中小企业落实“1个月房租免收、2个月房租减半”政策。据初步统计,苏州工业园区国有企业减免中小企业房租预计在4亿元左右。

  两天后,园区旗下国企苏州新建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首期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企业、推动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企业和涉及民生保障的经营商户三类企业,减免房租超1亿元,惠及企业2000余家。作为新建元公司物业的承租方,金海华餐饮公司被减免了房租66万元。

  众所周知,危机之下,抗风险能力最差的是处于经济链条最末端的中小企业。苏“惠”十条,第一条就是解决钱的问题,金融扶持少不了。

  记者调查发现,苏州银行已调配专项信贷10亿元、贴息1000万元,加大对防疫相关企业以及民生保障行业的信贷支持。其中,10亿元专项贴息信贷已放款落地或者开展对接共计约430户、近9.4亿元;苏州农商银行安排1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让利1200万元,加大金融支持;工商银行苏州分行也积极响应苏“惠”十条,发挥“绿色通道”作用……

  “政策不仅出得及时,而且送到了企业的心坎里。”苏州新科教育培训中心董事长高道磊说:“我们现在只能‘储备好粮草过冬’,现金流是企业‘血液’,最怕的就是现金流不平衡。”

  这家教育培训机构业务涵盖了幼儿才艺培训等多个领域,学员近5万人。高道磊表示担心:公司有近千名员工,场地租金要近2000万元。“短期坚持一两月没问题。最担心时间长了,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按照政策,政府为我们免掉2月租金,后两个月租金减半,这是对我们最直接的帮助。还有其他一些税款、社保相关政策,也有利于我们维持现金流平衡。”高道磊说,目前公司正积极地联系银行,希望能增加贷款授信额度。

  “疫情发生后,我们将课程全部改为线上。尽管如此,公司业绩还是下滑了40%左右。”高道磊说,公司3年前开发线上授课,这为公司赢得了一丝喘息的机会。目前,公司业绩有所起色,从最初每天七八万元上升到每天三四十万元。

  2月8日,新科教育给所有员工发了一封信,介绍疫情当下种种问题,“现在我们员工凝聚力很强,都在努力工作,清楚现在的难点,理解企业的难处,齐心协力度过难关。”

  “不光是钱的问题,更是一种信心的树立”

  2月4日,张家港一家重型装备企业向中国贸促会张家港市支会紧急求助,该企业为非标压力容器的专业供货商,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向境外客户交付产品,涉及合同金额1165.67万美元。

  该公司面临的问题是,如不能及时提供无法履行合同原因的合法证明文件,企业不仅要承担该合同无法按时交货的500万余元违约金,还要承担目前在执行合同延期交货的直接损失。

  为此,企业向市贸促会紧急求助,希望能为其无法履行合同的原因提供证明,降低损失。当天,企业就拿到了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书,这可以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减轻因疫情造成的违约责任。

  据了解,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属于国际商事证明领域的事实性证明行为,可帮助当事人部分或全部免除不履行、不完全履行和迟延履行合同的责任,目前已得到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政府、海关、商会和企业的认可。

  记者了解到,很多企业之所以着急复工,是因为需要完成年前积压订单。如不能按时交货,就要承担经济责任。目前,苏州各地商务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为急需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力求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减轻因疫情造成不能履行合同的责任,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作为国内外向型经济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苏州进出口总额占到全国总额7.5%。在刚过去的1月,苏州创下了一个纪录:全市实际使用外资18.39亿美元,同比增幅达185.3%,全部为产业项目,创有史以来全市历年单月实际使用外资规模之最。

  对于支持外贸企业稳定发展,苏州“惠外”十二条也于2月7日出炉,从支持紧缺疫情防控物资进口,到对已发生的境外展会、展位费用给予补贴、及时出具不可抗力证明,12条政策对眼下外贸企业所急所需,进行精准“补血”。

  随着一波波重磅政策推出,引发苏州企业界强烈反响。“在最困难的时候,伸手帮上一把,这里不光是钱的问题,更是一种信心的树立。”苏州市政府的一位领导表示,企业信心有了,接下来发展的步子才能迈得更稳。

  “如果说疫情是场洪水,这些政策就像是政府扔给中小企业的救生圈。”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刘志彪表示,类似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外部突发因素,一般的企业很难应对,这正是政府在宏观上发挥作用的时候。苏州新政提供给企业一个“救生平台”,能够提高企业在面临困境时的生存概率。

  停产了570天的口罩企业“复活”了

  前不久,苏州吴江区一家停产了570天的口罩企业突然“复活”了。原来,这家具有防护品生产资质的企业此前因股东和关联企业担保而陷入债务危机,于2018年下半年停止生产经营,去年底开始破产清算。

  疫情发生后“一罩难求”,当地政府迅速启动“特殊程序”,当地法院在1月28日依法许可破产企业恢复生产。但企业停产了570天,处于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的两难境地。

  两天后,当地一家知名民营企业盛虹集团得知此消息,派人与企业取得联系,划拨3000万元专款,协助采购生产设备、原料物资……令人惊讶的是,公司从进入破产清算,到恢复生产,仅用了96个小时。

  2月3日上午,这个日产24万个口罩的公司重新“跑”起来了。这些口罩由盛虹集团采购,捐赠给政府统一调配。这是政府支持、民营企业互助的一个典型案例,而如今更多防疫物资保供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复工。

  位于相城区渭塘镇的苏州朗力福保健品有限公司在春节期间“迅速转型”。这家生产保健品、化妆品和少量清洁用品的公司,原本生产的洗手液消毒产品只占公司业务的10%。

  1月29号,相城区卫健委紧急征集消杀用品,该公司刚好有批库存没有发货,与客户协商后,他们以成本价提供给政府。当时,卫健委向他们表示目前很需要企业帮助。

  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复工,将生产重点全部放到生产消杀用品。第二天,公司统计在苏州员工26人,其中三分之一以上都是管理人员,“他们全部都到一线加入生产。”该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朱金波说。

  因生产需要蒸汽,普通工厂不允许开工,蒸汽供应不上。相城区政府的一位领导得知后,立刻联系蒸汽厂家,5分钟解决问题。复工期间,最让人担心的还是员工防护问题,政府每天都会指导、检查工厂防护状况。如今,公司每天能生产8000瓶5升84消毒液,2万瓶1升84消毒液,3000瓶75%的酒精以及2万瓶抑菌洗手液。

  作为阿比多尔的主要产销商,吴中医药集团占据着全国产量的“半壁江山”。公司总经理助理朱翀娟介绍,1月26日,该公司为购买生产抗病毒药物的丙酮原料,来到吴中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二类、三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备案事项。让她没想到的是,办结该事项原需3个工作日,当日吴中区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当场就办结发证,保障企业于1月27日正常生产。

  佩戴口罩、手部消毒、测量体温,员工逐一登记、汇报身体状况、打卡进入公司……2月5日上午,位于吴中区胥口镇的苏州日立电线公司门卫处,员工们按照严格的检查流程,依次进入厂区,迎来首个复工日。该公司生产医疗设备相关电线产品,配合上游公司为湖北提供医疗设备支持。

  “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要下定决心了”

  作为一家服务企业,苏州外事集团副总经理薛君吾表示招工压力很大。该公司有员工300多人,复工到岗人数不到十分之一,且都是苏州本地人员。

  “服务行业要是没有人就是无米之炊。”薛君吾说,疫情让外地工人不能按时返回,公司业务量也随之急剧下滑,多项业务暂停。“疫情不知还会持续多久,时间拖得越长,对企业影响越大。”

  现在,公司鼓励员工在家办公,远程交流。他们准备利用“空档期”给员工做一下培训,同时完善规章制度。“为疫情结束后即将反弹的旅行、会展做足准备。”另外,公司还将目光瞄准农户滞销农产品上。

  “我们联系了农户,将他们手中的滞销品,推广到电商平台。”薛君吾表示,政府出台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度过难关,更重要的还是需要企业自己面对危机,及时转型。

  几周前,苏州优夫良品农业有限公司发布复工信息,但统计下来,实际返工人数不到70%。公司一共有员工110人,其中60%的工人来自外地。

  “工人们害怕返工后,来自各地的人聚在一起,引发群体感染。也有些工人看到本地企业招工,就留在家乡了。”公司总经理徐金迪表示,只能先招聘一批本地职工解决“用工短缺之急”。

  目前,公司面临的首要难题是生产原料不足。公司原材料来源于疫情比较严重的浙江,“且不说能不能提供充足原材料,就是物流运输也存在很多问题。”徐金迪说:“原料不足导致我们上半年产能跟不上。一季度受到影响最大,处理不好,我们可能连货都供不上。”

  对于春节前接的订单,徐金迪保守估计“只能完成70%”。“如果我们满足不了客户的订单需求,很有可能面临合同违约风险。”徐金迪说,“尽管现在情况不容乐观,但我相信寒冬总会过去,春天终会到来。”

  疫情中也有企业找到了机会。网上买菜需求大增,因手机买菜、社区智能冰箱取菜的“无接触”配送模式,苏州食行生鲜公司广受市民青睐。数据显示,截至1月,他们在苏州、上海、无锡铺设3677个站点,已恢复1540个。恢复站点中,站配送量同比增加近3倍。另外,覆盖了苏州5000个社区的社区团购平台“同程生活”今年春节增长是去年同期的500%……

  与新型肺炎疫情赛跑的还有苏州的医药企业。面对疫情,作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排头兵的苏州,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全力投入到防疫攻坚战中,在疫苗研发的各个环节,争分夺秒地开展接力赛。

  苏州一家不愿具名的企业负责人表示,这次疫情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必然存在的,“但这也是一次摸底大考试,现金流不足的企业会考试不及格,劳动密集性企业容易不及格,管理内控不过关的企业可能连考试机会都没有。”

  该负责人表示,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此前面临转型,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推脱,“这次,他们肯定要下定决心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实习生 顾成琪 秦悦 龙琦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张宇慧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