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调整优化融资结构 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稿时间:2019-08-03 00:00:00 来源:证券日报 中国青年网

  王 军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议强调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压实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责任”。

  今年以来,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现“六稳”目标,金融部门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总量稳健加结构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运行营造了良好的金融条件,以社会融资规模为代表的金融指标增速已见底回升,6月末达10.9%,特别是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3%,货币市场宽松较为明显,但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尚不通畅,信用市场仍然偏紧,并且呈现了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受资管新规要求、表外资产加速回表的影响,信贷扩张较为明显,但社融当中的非信贷融资有所萎缩;第二,一些金融风险事件的处置,如包商银行、锦州银行等,显示决策层打破银行同业刚兑、优化金融供给的决心,但同时也把商业银行流动性分层和信用分层这一特点充分暴露出来,引发了市场对中小银行机构潜在风险的担忧;第三,从信贷的结构来看,银行宝贵的信贷资源对于基建领域、政府业务(如融资平台)和个人业务,如房贷、消费贷、经营贷等的支持比较充分,但对于传统制造业、中小民营企业的支持就稍显不足,有待加强,特别是中长期信贷支持是个薄弱环节。因此,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强调,要“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应该说非常有针对性。

  为此,下一步要想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需要采取一些新的有力措施,例如:有效采取多种措施,积极补充银行的资本金;通过政府出资,设立和扩充国有性质的担保基金;适度增加对制造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的补贴,提升金融支持的可持续性;督促银行机构完善内部考核机制,落实尽职免责制度,杜绝存贷考核挂钩现象;合理调整商业银行宏观审慎评估参数,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尊重市场规律,激发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和民营经济的内生动力,增强商业可持续性,解决商业银行不愿贷、不敢贷问题。

  与此同时,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特别注重统筹好服务实体经济和防风险的关系。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金融业的主要风险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房地产市场结构性泡沫较为严重,房地产金融风险亟须化解。

  二是银行的不良资产是整个金融系统风险的源头,不良资产不仅浪费了大量信贷资源,也在金融系统积聚了较大的潜在风险,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包袱。

  三是民营企业信用债违约频发态势并未有所缓解,上市公司暴雷事件频发。

  四是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游走于合法与非法间的灰色区域,互联网金融风险在经济下行背景下仍处于高发状态。

  鉴于过去几年我们在处置和化解风险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强调,要把握好风险处置节奏和力度。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在发展中更好地处置风险,在“六稳”的基础和前提下有效处置风险,坚持底线思维,采取预防措施,把处置风险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很好的结合起来。

  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减少无效、低效金融供给,增加有效、高效金融供给,改善金融结构,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金融供给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能力,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从短期来看,核心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管住货币总量。既要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资金需求,防止总需求出现短期过快下滑,也要避免过度放水,推升债务和杠杆水平。二是着力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进一步推进以“利率并轨”为重点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增强央行利率调控能力,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定价及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

  从中长期来看,重点任务包括:优化金融结构。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结构,融资结构等,促进直接融资的发展;推动金融科技发展。金融机构需要积极探索利用金融科技及互联网手段改善金融服务的新模式,大力发展移动金融、线上金融、智能金融,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补齐金融基础设施短板,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金融综合统计和分析制度、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制、全社会的会计体系和法律体系建设,等等。

  怎样才能“压到实处、见到实效”?笔者认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要坚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和初心,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和中长期发展战略,强化对制造业和民企的融资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为此,要创新金融产品,围绕民营小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创新信贷产品。还要顺应产业革命大趋势,抓住数字化时代的机遇,实现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来降低制造业和民企融资成本。最后,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还要始终严守风险底线,实现银企合作共赢。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一是要有效控制并逐步化解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问题,精准拆弹,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要采取具体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建立长效机制解决拖欠账款问题,特别是要加快“僵尸企业”的出清;三是打破数据鸿沟,释放数据红利,加快建立信息开放共享平台,将长期积累的大量数据,包括工商、税务、海关、征信等公共信息开放共享,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数据支撑。

  对于金融监管部门来说,为从根本上解决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的问题,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审慎管理,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宏观审慎评估,并逐步探索将更多金融活动和金融市场纳入宏观审慎管理。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微观审慎监管,对于复杂跨界业务进行“穿透式”监管,实现监管的全覆盖。此外,还要重视和完善对于金融机构、对于金融控股公司的公司治理。强化“三会一层”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做好信息披露,维护所有股东的权益。

  (作者系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吕雪慧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