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财经 >> 产业经济 >>  正文

网文影视化改编大数据报告:谁是最有潜力的IP

发稿时间:2021-01-29 16:5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29日电 从《亲爱的,热爱的》到《橙红年代》《欢乐颂》《庆余年》,网络文学近年来持续为影视剧领域贡献优质作品、并成为影视创作的主要IP源头,但也有一系列“毁原著”的改编败笔,导致最高上亿元的投资失败。

  探索网文影视化改编的规律,既可以助力影视行业决策、降低试错成本,也可以促进创作更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改编作品。

  近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指导中国电影家协会编剧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联合发布《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利用用户大数据与专业学术意见结合,开展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关键问题的创新性研究。

  “大数据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兴起,使从社会效益、艺术品质与检验两个维度识别洞察用户评论成为可能,进而可将人民群众对于文艺作品的评价进行客观、科学、全面的量化,有效实现人民评价、群众评价,最终对管理决策等提供指导。”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副院长、《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孟中表示。

  解决高风险的创作问题

  网络文学赋能影视行业已是一种潮流。根据《报告》的统计:2018年、2019309个“热播”影视剧中来自网络文学改编的有65个,占比约21%。特别是在“热度”最高的100个影视剧中,网络文学改编的共有42个,占比高达42%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周结表示,“网络文学IP改编成影视剧的作品与日俱增制作上越来越精良,不仅占据着热门网剧的半壁江山,而且也成为海外输出网络视听作品的重要组成。”

  回顾网文文学影视化的过程:上世纪90年代网络小说初步流行,就有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而互联网的普及大大加速了这个过程。2014年后,随着IP理论成为行业共识、以及资本快速进入文娱行业,网络文学IP更加成为市场焦点,优质网文IP改编影视版权从几十万元上升到数百万,顶级IP经常突破千万元。

  与此同时,改编影视剧总体成本不断攀升。根据企鹅智酷数据,2007-2011年,IP剧平均制作成本为每分钟600元左右,2014年上升到1.5万元,2015年又翻倍达到每分钟3万元。

  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不仅成为影视行业、特别是剧集领域的重头,也因吸引沉淀大量资本而产生巨大风险。

  如2017年开始的一系列大IP剧遭遇口碑滑铁卢、改编电影票房未达预期,“大网文IP+流量明星”的运作方式开始失效。由此,市场开始降温、网文IP 改编精品化也成为行业共识。但总体而言,近两年网文IP市场明显降温,且趋于理性。

  “影视剧既是网络文学IP价值的放大器,但其本身也是高成本、高风险的一个艺术创作门类。”孟中总结。

  由此,网文IP影视化的核心问题也被认真提了出来:什么才是最适合影视化改编的网文IP?改编的规律和关键要素是什么?

  “开启更多讨论方式和研究手段,进行网络文学IP影视化相关探讨,提高高质量影视作品诞生,形成健康的、良性的网络文学影视化生态环境非常有必要。”周结表示。

  用户评论到底说了什么

  影响网文IP影视改编成败的因素异常复杂。一方面是基于艺术创作本身的诸多方面,如网络文学的情节、人物塑造,影视剧的编剧、台词等;另一方面,随着用户逐渐成熟和政策环境的变化,作品所透露出的价值导向逐渐成为影响作品表现的主要因素,靠“毁三观”博取流量的方式已经失效。

  “能否把社会效应放在首位,同时实现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相统一,是决定网络文学改编作品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重要标准。”孟中认为。

  他介绍说,为此行业正在尝试建立以社会价值、艺术品质为主的指标体系,基于大数据用户评论结果,量化计算分析、探索网络文学IP改编过程中的关键要素,网络文学要素与其改编影视作品之间的关系等等重要问题,从而利用科学的方式评估网络文学IP影视改编的潜力。《报告》正是这一关键尝试的成果。

  孟中注意到,市场上的企业主体已经开始利用网络大数据作为创作指导、特别是进行全国性的量化分析,但是在管理部门、研究体系中,还远远没有把网络文学或影视剧创作进行数据化研究,还是使用基于人工的作品评估体系,“这是远远滞后的”。

  作为有关部门的影视作品专家,他举例说:中国每年电影产量为700到1000部,影视剧立项申报量逐步增加、成为“海量”。“完全进行人工评审是不现实的。如何利用数据管理来进行网络影视剧的评估体系,这是大势所趋。”

  对于如何评价文艺作品,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曾提出:“坚持把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价作品最高标准,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

  从专家和市场角度评价作品已经有相当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标准,抽样调查等手段则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加全面客观。孟中表示,《报告》主要依据用户评论大数据,既可以体现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也可以反映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

  “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网络上来自于用户的数以亿万条弹幕评论,毫不掩饰的呈现出文艺作品的用户情绪和态度。即文艺作品对用户产生了何种影响,是极其对国家崛起的自豪,从而坚定‘四个自信’,还是导向勾心斗角,不择手段的关注、好奇乃至模仿,都是一种标志。”孟中解释说,从艺术品质的角度看,这些用户评论又能对文艺作品诸多艺术要素的成败得失进行分析,帮助了解如何生产最受欢迎的文艺作品。

  要把人物和情节塑造好

  “所谓传统编剧面对这些网文的水土不服很明显是非常广泛存在的。”中央戏剧学院影视导演专业教研室主任杨超在谈及网文影视化改编时坦言,成败关键是编剧是不是真的找到了网文的脉络和属性,然后再调动自己作为传统编剧、文字工作者的准备。

  在他看来,传统编剧通常不是重度网文用户,更愿意像用传统电视剧的改编方法、把网文仅仅作为素材。但这样就可能丢失网文的核心基础:读者持续关注的人物特性,或其他读者在乎的作品特点。

  但用户评论可以直接反映用户对于一部网络文学到底关注的点是什么。这样,不仅在影视剧创作时有所参考,也可以预先评价一部网文作品的改编潜质。

  《报告》从社会价值、艺术品质与体验两个维度将网络文学、影视剧的用户评论划分为29个类型,涵盖国家认同、社会影响,以及制作、音乐、人物、情节、编校、导演等文艺作品的各个方面,由此分析海量的用户评论。

  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优质网文改编剧中,其网络文学形态的“个体激励”、“人物”、“情节”三个因素用户评论量较大、且正面评价较高。可以说,这三项因素决定了一部网络文学改编的“潜力”。

  因此,一个IP的网络文学形态如果在个体激励”、“人物”、“情节”三个指标能够获得用户更高的认同和关注,其改编为影视剧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高。

  而在改编为影视剧后,这些优质作品的“个体激励”、“角色”、“题材”用户评分相对较高。

  《报告》认为,网络文学强调“情节”,影视剧强调“剧情”,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也强调故事核心的一致性,这与行业基础专业共识相一致,也印证当下行业对“回归内容”的呼吁,以及用户文化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但如何把握好情节、剧情和人物、角色,对于改编是非常具体的考验。

  著名剧评人周蓉以2020年口碑、收视俱佳的《庆余年》举例说,它最核心的成功点是把人物立住了,典型案例就是原著中作为配角的范思辙角色,在剧中进行了加戏改编,“这个人物在剧本中不推动剧情任何发展,但是我还很喜欢看的,就相当于看了半场德云社。”

  这一情况在《报告》的用户评论大数据分析中也有体现:“范思辙”是改编后变化最大的角色之一,评论量从第16名上升到5名

  另一个例子则是“叶轻眉”:作为剧中从未露面、极富神秘色彩的隐形人物,与男主角身世和剧中的重大事件、背景有密切关联,因此在网络文学用户中受到极大关注,评论量排名达到第5名。但是在影视剧中,许多“次要角色”塑造较为成功、观众感受直观,戏份极少的“叶轻眉”评论量下降到第16名。

  《报告》认为从改编前后角色评论量的变化可以看到,多角色的成功塑造,是《庆余年》改编的主要特征。

  现实题材潜力巨大

  《报告》以用户评论大数据为基础,对2018-2019年度网络文学IP改编影视剧用户评论满意度进行了排名,共12IP上榜,依次为:《庆余年》《天盛长歌》《陈情令》《将夜》《全职高手》《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从前有座灵剑山》《香蜜沉沉烬如霜》《扶摇》《东宫》《夜天子》。

  而作为核心内容之一,《报告》还基于网文影视改编的关键问题,对尚未影视上线的网络文学IP改编潜力进行评价。

  在评价结果的第一阶梯中,是《诡秘之主》《第一序列》《大国重工》《天梯》。它们分别在幻想类新型题材以及现实题材上有突出特点和优势,在市场上具有稀缺性,具有较高的市场潜力。

  近年来,本土幻想类(西幻、科幻、玄幻)题材成为网络文学行业“新生力军”,现象级作品不断出现。比如,《第一序列》拥有7480万订阅量和250万总收藏量,成为首部原生评论破百万的网络文学作品,也是中国作家协会2020年度网络文学重点作品;《诡秘之主》拥有1.6亿订阅量和478万总收藏量,是打破国内外网络文学订阅记录的现象级IP。

  第二阶梯中,《表小姐》《问丹》等21IP上榜,主要为古代言情、历史、玄幻等市场传统优势题材。

  比如,《表小姐》《问丹朱》《掌欢》《天芳》,都属于改编成功案例较多的古代言情题材。值得注意的是,《赘婿》《大奉打更人》《小阁老》虽属传统历史、玄幻题材,但表现出较强差异性和独特性。

  第三阶梯中,《嗨!我的消防员先生》《猎赝》等21个IP被纳入,其中现实题材作品占比近六成,贴合影视剧改编市场需求趋势。比如,《嗨!我的消防员先生》《猎赝》等现实题材,专注于特殊行业、如消防员,或专注于特主题、如文物修复。它们既在人物、情节设置上具备一定差异性,又贴合主流价值。而《樱花依旧开》《我的房分你一半》等现实题材,则贴合疫情、买房等当下社会热点。

  现在网络文学所能提供的对现实的关照,在传统严肃文学中甚至不一定能提供。”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著名编剧张巍认为,未来实现网络文学IP的成功改编,一方面作者应编剧建立更紧密沟通,另一方面网络文学题材应当更加百花齐放观众始终保持新鲜感“编剧找到一个很好的题材突破点后,和网络作者结合之余,运用丰富影视创作经验来帮助作者,创造新型网剧。”

  而对于优质网文IP的分布,周蓉注意到,几个主流的文学平台对于影视IP的改编影响是最大的。“虽然几个大厂像阿里、爱奇艺开始建自己的平台,但在阅文和晋江的地位在短期内还是很难撼动的。”

  “此次尝试只是量化IP转化的探索性研究,未来期待更多的创新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能进入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的相关探讨,更好促进网络文学、影视产业的高质量协调发展,探索出属于中国的数字文化生产模式。”孟中总结说。(文/李婷)

责任编辑:高蕾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