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财经 >> 消费 >>  正文

记国家一级摄影师骆青敏的映秀情结

发稿时间:2019-03-18 14:09:10 来源:新华网 中国青年网

  70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付出着巨大的努力。尤其在文化领域,许多文化、文艺工作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讴歌颂扬着祖国的点点滴滴。其中,有一位叫骆青敏的资深摄影师,他用十余年的时间坚持不懈,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中国奇迹”。

   走进灾区的摄影师

  骆青敏出生在浙江义乌的一个农村,他从小喜欢看电影,记忆最深的是《闪闪的红星》、《上甘岭》、《英雄儿女》以及《少林寺》等一些当代电影。

  在骆青敏小的时候,脑海中经常浮现出一个想法:电影是怎么拍的?我能不能去拍电影。高中时期骆青敏爱上了摄影,他梦想带着一台相机周游世界。

  伴随着经济发展,骆青敏也努力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上世纪80年代初,他通过木工、进工厂、外出摆摊逐渐成为了新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代富起来的万元户,他大胆地花了4万元购买了一台相机,历游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摄影创作。在30多年的摄影生涯中,骆青敏用相机记录了刻骨铭心的三件事:一是亲历1997香港回归盛典创作;二是在祖国50周年华诞时,拍摄大阅兵;出版了挂历年画,终于自学成才,成为国家一级摄影师。他用相机创业,赚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并拥有了自己的公司,生意可谓风生水起。三是在汶川特大地震第二天,他义无反顾地奔赴灾区,翻山越岭21个小时,徒步穿越余震区,进入了汶川地震中心映秀镇,帮助老师将救援出的300多名映秀中小学生带到都江堰安全地带。

  现场抢险过程中,他的内心被这场灾难刺痛了。从此以后,他的心里再也没有放下汶川。也正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让骆青敏将人生价值观上升到民族大爱的高度。当时,他正红红火火开着彩扩中心、婚纱影楼与商贸公司。

  如今,十年多的时间里,骆青敏每年都在灾区过年,帮助灾区孩子们学习,关心当地百姓的生活,带领和鼓励部分老百姓奔小康。

  汤星月,在当年汶川大地震的现场,曾经被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抱在怀中,如今,她已经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从大地震发生开始到现在,她一直在骆青敏的指导和帮助下继续着生活和学业。除此之外,震中映秀的几家饭店,历经了地震,从临时帐篷、重建、泥石流冲垮,再重建5次、倒闭再开张,也都是得益于骆青敏的帮助。

  2019年的元宵节,骆青敏再次来到了灾区映秀,与这里的人们共度正月十五。只不过,这次并不是他一人前来,而是有七十余人共同参与。他们先后来到映秀的大爱磐石广场、“汶川映秀·七一中学”、百花大桥遗址等遗址和纪念实体处参观。在缅怀遇难同胞的同时,共叙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灾区人民再创业的精神和斗志。

  他们,都来自一个共同的组织——“中国·再创业俱乐部”。

  再创业俱乐部的使命

  骆青敏在地震灾区感受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最伟大的一次大团结聚焦在汶川,体会到万众一心的力量。事后,他于2017年12月29日发起创立了“中国·再创业俱乐部”,并在北京全国政协文史馆揭幕。目的是继续发扬中华民族同心协力的精神,让中小企业家与年轻创业者在创新创业知识交流、经验分享上能够有机会互动,寻找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

  骆青敏说,针对离退休的工人,或是企业碰到困难、倒闭了的创业者,或是大学毕业生,“中国·再创业俱乐部”将为他们搭建平台重新再创业,以此来激活这样一群有资历、有能力、有社会经验的人,继续为这个社会发光发热同样是一种创新。

  骆青敏的这一理念,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许多人的支持。再创业俱乐部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大家立志要拍摄一部反映汶川大地震的史诗性大电影也即将实现,这部大电影的内涵就是再创业俱乐部所有成员的心声,就是要将中华民族的大爱精神、互助美德及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界展示、并传承下去。这种大爱情怀和紧扣时代脉搏的做法,很快也得到了志同道合者资深编剧李冯的积极响应。

  当他听说了骆青敏的经历和想法,就受到了触动,二人一拍即合。在资深编剧李冯的眼中,拍摄记录汶川大地震的题材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在积累素材的过程中,李冯感受到,十年来震区的灾民能够从灾难中走出来,跟国家和社会的帮助有很大的关系,但真正能够帮他们走出来的,还是灾区人民内心积极上进的信念。这些东西如果经过艺术的加工,都将被展现出来,能够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良性互动。

  为了让这部电影落地更实,并把前期预热工作做得更扎实,2018年7月28日下午,一场思想与文化的盛宴,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呈现——由中国工会网、中国电影家协会影视产业促进与投资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纪念5.12汶川大地震十年电影(筹拍)文化产业复兴研讨会暨智慧?中国?再创业?创新论坛,如期举办。

  会上,骆青敏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他说;“我作为一个摄影人,其实我这十年只是做了摄影人该做的事情,通过一番磨炼成为国家一级摄影师。把汶川这部电影拍成是我的使命,不搞商业化的。我们的目的,就是把这个民族的大爱让全世界知道,影响更多的人。我是农民的儿子,在我人生中还能够做一点贡献的时候,为中华民族的大爱传承,我一定全力以赴。”

  然而,拍电影毕竟是一项“大工程”,既需要内容和艺术,也需要大的资金支持,为此,骆青敏决定做一些新的尝试,将文化产业与公益事业对接,运用众筹的方式拍摄电影。考虑到现在大家富裕了,有了关心文化事业发展的心境了,众筹可以让更多的人有出彩的机会,为此,骆青敏做出了一个令人感佩的决定:拒绝了很多大企业的投资。与之相应的,他还专门为电影的拍摄,设定了一个门槛,必须是个人参与。要体现“万众一心”。骆青敏说,爱不分大小,只要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在社会各界的公益行动和爱心接力帮助下,可以早日实现美丽的中国梦。

  关于电影所创造的利润,骆青敏则有着更宏大而深远的考虑——“我想通过拍好这部电影既能够弘扬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能够永远让大家不忘却这场大灾难,留在记忆深处。同时,还要把这部电影收获的利润用好,并把利润全部捐献出来,创建一个世界灾难基金。”骆青敏说。

  正如骆青敏所说,灾难来临的时候,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有钱也好,没钱也好,你身体强壮也好,是老人小孩也好,都是平等的,灾难面前人人平等。” 不光是在中国,放眼全球,抗衡自然灾难是人类一直面临的难题。如果专门为灾难而设立一项基金,用大家的力量,众人的力量去帮助他,去支持他,那就是第一时间。用这样“大爱”的民族文化,去走一带一路,将会更有影响力。相信若干年以后,世界灾难基金可能跟红十字会一样赫赫有名。对于将来基金的运作流程,骆青敏主动倡导基金受权威媒体或者其他的权威机构监督资金流向,全透明运作,实现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中国人的身影。把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大德大爱”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目前,纪念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的大电影正在紧锣密鼓的筹拍中,由资深编剧李冯撰写的剧本已经完成。

  (免责声明:中国青年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