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财经 >> 消费 >>  正文

丁远教授:市场与机遇——中国企业新定位

发稿时间:2018-10-19 17:20:00 来源:中国网 中国青年网

  面对动荡变化的二级市场,尤其是在资产流动性降低的今天,如何把握时代节奏,是投资人和企业家非常关心的话题。在丁远教授看来,当前最重要的是要认清和抓住确定的长远趋势,顺势而兴。

  **本文根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凯辉会计学教席教授丁远博士在2018凯辉论坛上主题演讲内容整理而成。

  崛起的中国消费市场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世界消费的增量,将主要来自于中国、亚洲其他地区和美国这三个区域。这一趋势在2040年, 将演变为全球77%的消费增量都是来自于亚洲和北美;而其中,中国的占比将最终超过一半。也就是说,现在的中国企业生逢其时,是“生得好”,而那些被凯辉介绍进来的外国企业,则可以说是“长得好”。不管是“生得好”还是“长得好”,能把自己的市场定位在中国都是找对地方。至于明天股价的涨跌,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费潜力仍然是中国实体经济强有力的支撑。

  站在今天我们再回头审视,人们会发现中国的经济转型速度是非常快的。就像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过去三十年破了世界增长记录一样,中国投资到消费的增长速度也是人类历史上所没有过的。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其中消费更是成为了排头兵。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GDP 82.7万亿元(约12.8万亿美元),全年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8.8%,投资贡献率为32.1%,出口贡献率为9.1%。特朗普其实抓错了一个点——中国的出口顺差已经不是问题,中国尽管有货物的顺差,但却存在服务贸易的逆差。实际上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的经常项下几乎是零,货物出口的顺差和服务贸易的逆差,几乎可以相抵消掉。剩下的是结构性需要平衡的问题,而非中国阴谋攫取利润。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的消费都具有特殊意义,因为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消费增长的关键力量。2018年,中国的整个消费规模达到5.7万亿美元,第一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超过美国。这是一个世界级的里程碑事件,因为从一战前开始到现在,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所以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费市场的冠军被换掉了,在未来十到十五年当中,中国的市场规模会是美国的2.5-3倍,这是重要的大趋势。背后是中国崛起壮大的中产阶级。按照人均每天在50美金以上消费能力人群为定义,中产阶级到了2030年将会达到中国人口的1/3,也就是接近5亿人。这个数字加上其他亚洲新兴国家,包括印度和东南亚,会突破35亿。届时,整个新兴亚洲市场中产阶级的人数和市场规模,将是美国的十倍,欧洲的七到八倍。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欧洲企业继续在欧洲和美国活得很滋润,再过十二年时间,就变成一个中小企业了;如果一家企业在亚洲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它将很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一个世界500强排在200名的公司。

  中国对外投资进入常态

  2016年是中国对外投资最疯狂的一年,对外直接投资接近了两千亿美元的高点;2017年以后,由于外汇管制和去杠杆等政策,对外投资有一些回落,但资本走出去绝不会是昙花一现。如果把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流量占到全球对外投资流量的市场份额比例,和中国的GDP占到全球GDP的份额比例进行对比,两千亿美元的对外持续投资仅仅符合了中国GDP占到全球GDP的比例而已。而有趣的是尽管现在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差不多是法国经济规模的2.5倍,但是中国在海外积累下来的投资总额还不到法国的1/5。以2017年为例,中国GDP占世界经济比重约15%,中国对外FDI占比却只有8.4%,而10%-15%才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区间。因此,未来中国对外投资的势头还会非常大。

  现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进入理性调整阶段。2015年开始,走出去的企业和资本从资源获取型向构建全球价值链和技术引导型转变,逐步形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并重的空间布局。虽然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是投资结构、质量效益不断优化。

  如何做好对外投资?回顾历史,人们可以发现中国企业走出去是有几个不同的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中国产品在全球的销售,例如华为在海外出售电讯产品和各种设备。渐渐地,第二种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模式产生,也就是中国品牌的全球制造。这个趋势最近由于特朗普和全球贸易壁垒的增加而加速。但除贸易摩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制造成本在上升。中国各个行业的隐形冠军在这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上个月底香港的恒生指数的成分股做了一个修正,在恒生指数历史上第一次把一家纺织股——申洲国际(1600亿港币市值)——纳入了股指考量并把东亚银行踢出。这家公司是全球针织面料的隐形冠军,PUMA 45%的产品全是它提供的,耐克接近20%。申洲国际在全球的品牌布局已经做得非常好,在在柬埔寨和越南的员工超过三万人。另外一家企业,敏华控股,是全球做沙发做得最大的企业,最近也在欧洲、越南也进行了布局。中国企业在全球进行布局更深层次的考虑是未来面对贸易战,会对中国制造产生的制约风险等等进行控制。最后一步,也是很多包括凯辉在内的中国企业在努力的,就是如何把全球的资源嫁接到中国发展的动能上。

   企业在中国的新定位

  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企业要做大做强首先就一定要想到走出去的底层逻辑。归根到底就是走出去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实现协同作用和价值增值。

  其次,企业从一开始就要制定一个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不能贪大求全。前两天一位中欧校友来找我咨询,他经营着一家民营企业,因为房地产形势艰难决定转型开发特色小镇。他提出要做一个航空小镇,灵感却是一个无法确认的政策传言。有些领域说要开放提了十几年还没有实现,把机会概念作为企业的战略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有可能这个隧道太长,里面氧气太少,还没有坚持走到隧道那一头,就中道而卒,尽管隧道那一头确实是桃花源,但是行者已经熬不到光明。

  第三,企业要有一个良好的财务架构作海外扩张的支撑。一个稳健的财务构架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好的财务构架,尽管规划着长期的事情,但企业只能做短期的事,因为到明天,银行、P2P等债权人就全部排在门口了。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是共赢。这个概念是我们中欧课堂上一直宣讲也是凯辉基金蔡明泼先生一直在传播的。要从对方的企业、员工和社会立场上考虑,做一个好的企业公民。一荣俱荣,而不是赢者通吃。企业家如果带着掠夺性和侵略性的心态指挥团队工作,很有可能造成非常大的损害。

  对于在中国的外国企业来说,中国市场可以说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而这其中最难受的就是跨国公司。中国市场的规模和吸引力有目共睹,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企业的水平不断提高。这个当中,市场规模和消费升级带来的是更剧烈的竞争事态。这个当中怎么样能够做好公司未来的战略?核心点就是,不管对于一个中国企业,你是生在这里,还是一个跨国公司,你长在这里,未来的战略一定要立足于中国市场。

  (免责声明:中国青年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