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财经 >> 青担当 >>  正文

徐涛:找准喜欢的方向,钻研下去

发稿时间:2019-06-13 09:50:32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24岁,他指出进口设备软件设计中的不合理;26岁,拿到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30岁,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34岁,担任科技部“973”项目“生物膜和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首席科学家;37岁,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47岁,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学术科研的路上,徐涛一直都走在同龄人的前列。

  在徐涛看来,这缘于自己能够早早地找到喜欢的方向。“很多人没有确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对当下正在做的事情就没有激情。一旦选择了喜欢的方向,就会很容易沉下心来投入进去。”徐涛说。

  徐涛大学本科的时候就开始广泛阅读,有意识地挖掘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后来发现生命科学这个领域还有很多科学问题没有回答,自己又很感兴趣,觉得这应该是自己追求的方向。”大三的时候,学自动控制工程专业的徐涛开始主动钻研起生命科学的问题。

  那时徐涛的一名高中同学在同一所学校读生物系,他就找这名同学要了课程表、借了相关书籍,一边蹭生物系课程,一边自己钻研。课余、周末的时间,徐涛有机会就去实验室做实验。

  喜欢的领域一点点向徐涛打开大门。后来,徐涛开始跟着老师做课题,渐渐地,他的思考和疑问也多了起来。

  一次,他接触到国外进口的、最先进的膜片钳设备,带着好奇,徐涛想知道这台设备的程序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的。“幸运的是,那时还能找到源代码。”徐涛借助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很快发现程序设计里有一个不完善的地方,并做了修改。

  1994年,这一软件的开发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内尔教授到徐涛所在的学校访问。24岁的徐涛当时还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在读博士,便当面向内尔提出了这一问题。

  原来,这一问题确实存在,而且内尔教授已经在新的版本中作了修改。

  正是这次提问,让徐涛被内尔教授邀请到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实验室接受联合培养,由此接触到国外先进的科研环境和科学理念。

  “当时感觉国外科研条件好、工作效率高、研究氛围很好,和国内差距很大。”徐涛1995年到德国后,感觉到不小的震撼,这里也给了他更广阔的平台做科研。

  一年后,他又质疑了内尔教授在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错误。徐涛总结说,自己喜欢钻研,再加上求真务实、敢于讲真话,所以能够在发现问题的时候敢于提出质疑。

  在国外做科研,给徐涛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当时国外支撑科研的力量很强,有专门的精工车间帮助做机械设计、电子设计和加工。“你有想法就可以和他们谈,他们会帮助你画出图纸,并很快制作出来。”

  在这方面,国内即使到现在也依然缺乏高水平的技术支撑人员。“泡”实验室、参加各种学术论坛……1999年,徐涛正在国外徜徉于学术科研的海洋中时,收到了母校华中科技大学的纳贤邀请信。

  徐涛果断决定回国发展。

  “最开始出去的时候就想着要回来。”当时徐涛感觉到国内发展很快,国家相关政策又给了很大支持,“很有吸引力”。

  母校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在众多吸引力之中,徐涛最看重的还是能够回国为家乡、为祖国做事情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回国后,徐涛看到实验室是用以前的中学教室改造的,环境比较艰苦,尽管学校投入上百万元购置了新的仪器设备,但是与国外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即使这样,有机会回国发展,还是想试一试。”

  徐涛坦言,自己刚到国内时没有学生,学院一位书记专门向上级申请了一个研究生指标,还找到一位毕业留校的学生。这让徐涛至今想起来依然觉得感动:“学校、政府、还有一些基金会,大家都想着为科研创造条件。”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徐涛认为,科学家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去揭示自然奥秘,也要考虑怎么把好奇心驱动的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比如一些“卡脖子”的技术就亟须科研工作者努力解决。

  尽管已经在科研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在徐涛看来,自己只是比别人更幸运一些,能够比较早地找到喜欢和适合自己的方向,而且有所突破。

  作为十二届全国青联副主席,徐涛勉励年轻人:“喜欢一个方向,就坚持一直做下去,一定会有收获的。”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杜沂蒙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徐涛:找准喜欢的方向,钻研下去
责任编辑:高蕾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