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财经 >> 青担当 >>  正文

“你的爱心永远温暖着我”

发稿时间:2019-01-29 09:34:34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1月24日,马凯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陈彬/摄

  1月24日,安徽理工大学大四学生马凯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四川一位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他成为安徽省第154位、安徽理工大学第4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按照原定计划,马凯旋应该在1月13日就坐上返乡列车,与家人团聚,因为患者情况紧急,他毅然改签了好不容易“抢”到的车票,延迟了回家的日期,延续了陌生患者的生命之路。

  2015年秋天,马凯旋从山东菏泽郓城县考入安徽理工大学应用物理专业,一次偶然机会,他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采样。2018年秋天,上大四的马凯旋接到淮南市红十字会电话,告诉他几年前采集的血样和一名急性白血病患者初次配型相合。马凯旋立即同意,表示要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

  随后是高分辨采样配型、体检,一切有序进行。但是由于患者病情不稳定,捐献采集时间始终无法确定。“我当时认为春节前可能不会完成捐献了,好不容易在网上抢购了1月13日返回郓城的车票。”马凯旋回忆。

  1月11日,马凯旋突然接到电话,被告知那名患者病情危急,需要马上进行捐献。马凯旋告诉记者,他立马改签了返程火车票,开始准备捐献。“82岁的爷爷得知这一情况后,夸赞我有爱心,让我捐献完再回来,不着急”。

  在等待捐献的日子里,学校放假了,马凯旋一个人在校园里锻炼身体,读书解压。“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在这大千世界中,通过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一命,能够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产生‘血缘’关系是一件幸运和幸福的事情。”马凯旋说。

  在造血干细胞采集现场,来自安徽省红十字会、淮南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和安徽理工大学的老师一起为马凯旋加油点赞。而接受捐献的异地患者则托人捎来一张纸条表示问候,上面写道:“你的爱心永远温暖着我。”

  经过近5个小时的采集,捐献顺利完成,马凯旋亲手将含有造血干细胞的234毫升混悬液交给前来取样的外省医护人员,为远方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

  巧合的是,就在1月14日,同样来自安徽理工大学的21岁学生葛宏港,也在合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外省一名身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女孩带来生命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葛宏港从接到紧急通知到赶赴合肥完成捐献,只用了20天时间,成为安徽省造血干细胞第一例特加急捐献者。

  2017年,在学校团委组织的一次校园无偿献血活动中,他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便在献血的同时留取了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捐献志愿者。

  2018年12月17日,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发来一份十万火急的“特加急”捐献通知,患者是外省一名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12岁女孩,病情非常危急,需要捐献志愿者特加急捐献。2019年元旦后,葛宏港的高分辨配型结果出来了,和外省患者配型合格。

  由于捐献时间正值期末考试,校方专门为葛宏港以及陪护的同学办理缓考手续,他们可以下学期开学以后再考试。

  1月14日,葛宏港在完成捐献后表示:“大家都说那位小妹妹是幸运的,我认为自己也是幸运的,我终于有一次回报社会的好机会。”

  据葛宏港的辅导员曹宣明介绍,葛宏港出生在黄山市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高考结束后,通过当地政府牵线,有一位上海的爱心人士要长期资助他完成学业。不过,葛宏港接受过一次资助后,就谢绝对方的继续资助。他觉得自己可以勤工俭学,还有比自己更需要资助的学生。

  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安徽理工大学为淮南市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采样工作作出突出贡献,在2018年获评“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学校高度重视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每年都要组织2000余人次参与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引领更多师生参与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该校团委书记赵宁说。

  安徽理工大学位于安徽淮南,这座“大爱之城”先后7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淮南青年张宝因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韩国患者,获评“全国道德模范”。目前,淮南市已采集造血干细胞样本近5000份,8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常年开展相关宣传动员和采集活动,共计16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王海涵 记者 王磊

原标题:“你的爱心永远温暖着我”
责任编辑:高蕾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